热烈的掌声,渴望的眼神,来不及传递的话筒,错过了返程的券商……一场企业上市推进会近日在无锡市滨湖区举行。20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到场,40多位企业家不请自来,热烈的场面传递一个共同的声音——上市!
滨湖,曾经的“神州第一郊”,如今正成为资本新天地。去年,滨湖新增境内上市公司3家,以占全省千分之七的土地,贡献全省七分之一的新增上市公司。未来3年,滨湖力争新增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资本的澎湃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3年10家,资本市场闪现“滨湖速度”
去年12月28日,上机数控鸣锣挂牌,滨湖区以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家、首发融资额累计超百亿的成绩单,为2018年画上耀眼的句号。
在资本市场上,“滨湖板块”气势如虹。统计显示,2016-2018年,滨湖区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0家,形成包含15家上市企业、2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资本市场“滨湖板块”。去年,该区新增A股上市企业3家,占无锡全市60%;亿元GDP境内上市企业的股权融资额位列无锡全市第一。
“滨湖不仅上市公司数和募集资金数在全市、全省位居前列,而且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滨湖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杨振清介绍,去年5月8日,药明康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市值最高时达1384亿元,成为无锡首个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去年12月13日,药明康德H股在港交所上市,实现无锡A+H股上市公司的突破;信捷电气、上机数控等企业,填补“滨湖板块”在战略新兴产业上的空白……
上市“加速度”引领发展“快车道”。去年,滨湖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0亿元,同比增长7.6%,建区18年来首破千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7亿元,同比增长8%,建区以来首超百亿。
专精特新,“滨湖板块”量质齐升
连日来,位于滨湖区胡埭工业园的陆藕路,人流明显比平日多了起来。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明朗化,各大券商蜂拥而至,前来参观考察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陆藕路是无锡远近闻名的“上市一条路”。600多米的道路沿线分布着11家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成为园内1600多家企业的标杆。在这批优质上市企业的引领下,无锡传统工业重镇胡埭工业园,近年来加速向通讯设备、机械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业转型,面貌随之一新。
陆藕路崛起的背后,是滨湖借资本之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寻求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内生驱动。面对资源、环境的紧约束,一大批行业、企业借助资本跳板,奋力跃起,完成从小散笨粗到专精特新的蝶变。
“融变”延伸价值链。贝斯特精机从2015年以来,以上市为标杆,陆续实施5期智能化改造,并向外输出智能制造服务。企业常务副总经理兰恒祥说:“制造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都可以利用服务提升价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
“裂变”生发新经济。信捷电气2016年上市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爆款”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去年,信捷的研发投入达44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率高达7.58%,在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已成为国内行业领导者。
“聚变”引爆磁力场。统计显示,在龙头上市企业的引领下,滨湖逐渐形成精密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内燃机等多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组团。在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搭建上市“快车道”,区域发展活力迸发
观察一个地区的发展活力,主要看人往何处走,钱往哪里流。
“让更多的资金流过来,滨湖以金融工作为主抓手,搭建企业上市快车道。”该区副区长范校军介绍,以企业上市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滨湖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更有独具特色的政策服务体系。
政策引导上,滨湖区精准对接企业上市节奏,为企业从股改、上市辅导、报会到最终上市提供全流程奖励。目前,该区已累计兑现扶持奖励资金超亿元。
服务协同上,全区集合国土、税务等20多个政府部门组建上市协同服务领导小组,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疑难病急”。在土地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全区优先保障上市后备企业的募投项目土地供给,目前共计支持用地1600亩。
梯队培育上,滨湖区精心培育上市“预备队”。目前全区上市后备企业达30余家,构建“选优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良好格局。
资本发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今年1-3月,滨湖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9.19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居无锡全市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全市第二。预计今年全年,该区将新增4家上市企业、新增报会企业不少于2家。到2021年,全区将力争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成为“无锡板块”“江苏板块”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