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继2017年加入“GDP万亿俱乐部”之后,2018年又送上一张傲人的成绩单——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28亿元,成为全省第三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超千亿元的设区市。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又一体现,2018年我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8%,增速达到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这是我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市财政局有关人士介绍,与此同时我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口径的税收收入860.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0%,较2017年大幅提升4.1个百分点。市财政局有关人士解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越大,财政收入质量越高,这意味着我市财税在总量增加的同时,还有“质”的优化。
产业强市是带动无锡财税实现“千亿”跨越的纽带和原动力。几天前,江阴中信特钢传来喜讯,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继海澜集团之后成为无锡第二家营收千亿级企业。据市财政局人士透露,这将实现全口径税收超20亿元,增幅高达30%以上。中信特钢重组旗下的特钢资产,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其中江阴兴澄特钢近五年年均增长率持续保持在30%以上,拳头产品高标准轴承钢和汽车用钢更是连续多年产销全国第一。中信特钢是我市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迈向深入的一个缩影。随着现代产业发展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市企业显露出越来越鲜明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时代特色。2018年预计全市15个主要经济指标中8个指标增速好于上年同期,10个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一。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赋能。2018年,无锡不断推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瞄准创新的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施策,出台了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助力更多科技企业奔腾起来。据悉,2018年全市1300余家科技创业人才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销售收入、贡献税收分别同比增长8%、16%。
注重产业发展,更要注重产业发展的质量。一个又一个重磅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播下了无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3”政策文件的制定实施,加快推动了工业企业提档升级。2018年我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提高到7.1亿元/平方公里、税收收入提高到7.2万元/亩、工业企业税收提高到15.15万元/亩,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一。
值得欣喜的是,全市七大板块各有所长,齐头并进。如宜兴在环保产业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仅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里就培育了1800多家环保企业和3000多家相关配套产业,吸引了11个国字号平台相继落户。而锡山区则形成了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精密制造、高端纺织、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传感等产业集群,有力支撑着区域发展。此外,新吴区的先进制造业,惠山区的物流业,梁溪区、滨湖区的楼宇经济,均在不同领域实现了税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