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2点,启东市残联第一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启东市肢残协会的100多名成员面带期盼地等待着。随着悠扬的开场音乐响起,由苏晓琳导演、15名残疾人拍摄的微电影《我的孩子在哪儿》正式“上映”。
担任女二号的陆玲玲忙着用手机将自己出演的片段拍摄下来。“不管角色大小,我们都圆了‘电影梦’,我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从准备到开拍仅用了一个月
谈到拍这部微电影的初衷,双腿先天畸形、身高仅1.1米的苏晓琳说是缘于一件事。家住和合集镇的陆玲玲是一个重度残疾人,因为双腿残疾,只能靠着板凳行走。怕给孩子“丢脸”,平日里陆玲玲都将残疾车远远地停在校外,让婆婆进教室接送孩子。
去年的一天,陆玲玲和往常一样去接孩子。人群中一个孩子指着她高兴地说:“阿姨我认识你,你前几天上过电视。”原来,陆玲玲和启东市肢残人协会参加公益活动的事被当地媒体报道了。“我在镜头里只是一闪而过,没想到被认出来了,这是第一次别人没有用异样的目光看我。”陆玲玲在残疾人微信群里分享了这一经历后,引得大家羡慕不已。“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上一次电视。”成了许多残疾朋友的心愿。苏晓琳对这事上了心。
去年3月,苏晓琳收到一名家住海复镇网友的求助,50多岁的求助人从小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养父母现已去世,妻子在他中风后离开了家。在帮助这名网友的同时,苏晓琳的脑海里萌生了一个念头:以这个故事为原型,拍一部微电影。
有过出书的经验,不到一个月苏晓琳就将剧本写了出来。没有电影脚本,苏晓琳就找来自己参演过的电影脚本,按照他们的套路“复制”;没有策划,就将剧本放到群里,大家一边讨论一边修改。去年5月,由苏晓琳导演的微电影《我的孩子在哪儿》正式开拍。
一个镜头拍上100多遍
《我的孩子在哪儿》讲述的是残疾人老张,下班回家后发现孩子被别人抱走,于是花了20多年的时间去寻找的经历。由于孩子先天残疾,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收养和遗弃,最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回到老张身边的故事。
范鸿新是老张的扮演者,他年轻时外出打工被机器割断了左手,知道苏晓琳筹拍微电影,第一个报名。都是草根演员,没有任何演出经验,笑场不可避免。在拍摄孩子被抱走的场景时,需要范鸿新大声哭出来,然而天生喜感的他怎么也表达不出孩子被抱走后的那种悲伤和绝望。为了让自己流眼泪,范鸿新拿来了洋葱催泪。眼泪是出来了,可感情还是不真挚,连边上观演的群众都笑着说,一点都不像丢了孩子的样子。无奈之下,苏晓琳将所有演职人员请了出去,留下范鸿新一人表演。一个镜头足足拍了100多遍才勉强过关,范鸿新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今年7月,在补录完最后一个镜头后,这部历时一年零二个月、全长约18分钟的微电影拍摄完成。
各方助力圆梦微电影
一部完整的电影需要经过拍摄、剪辑制作、配音等一系列工序。镜头拍完了,剪辑交给谁?苏晓琳动起了丈夫杨海军的脑筋,让有过婚庆剪辑经验的杨海军为自己剪辑视频。
夫妻俩时常因为剪辑吵了起来,“主要是他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思路,我们都不让步。”吵得最凶的一次,杨海军扔下鼠标就走了。不服气的苏晓琳自己拿起鼠标剪辑,但又怕影响大家辛苦拍摄的成果,犹豫了几次,苏晓琳还是选择“妥协”,让丈夫继续帮忙剪辑。
从筹划到拍摄完毕,整个剧组只花了900元。“这900元还是我们中午吃的盒饭钱,其他的我们一分都没用掉。”面对记者的疑问,苏晓琳笑着道出了缘由。拍摄的摄像机一台是向残联借的,一台是向肢残人协会会员借的,拍摄的场地都是大家一起找的。由于电影呈现较多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场景,为了寻找合适的拍摄道具、服装,演员们都将自家“压箱底”的宝贝翻了出来。
苏晓琳说,因剧情需要一对夫妇收养孩子,找了一圈都没有合适的演员,苏晓琳便找来了启东盲协主席管飞。“原本以为会遭拒绝,没想到管主席一下子就答应了。”
没有合适的配音演员,苏晓琳又找到了今启公益协会的梦灵。她不仅自己参与,还组织了10多名志愿者一起帮忙配音。启东市残联知道苏晓琳和15名残疾人拍摄微电影后,主动为他们报销了900元的午餐费用。“感谢每一个帮助我们的人,让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微电影,虽然还不够好,但希望大家能用包容的心去看待这部微电影。”苏晓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