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南通 > 正文

南通港闸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

发布时间:2019-05-15 10:39:56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任溢斌  |   责任编辑:许蓉
“陈爷爷,午饭来了。”13日中午,南通市北护理院的送餐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幸福街道管园村居民陈荣春家中。92岁的陈荣春对记者说:“子女白天都忙,没时间帮我做饭。护理院的送餐服

  “陈爷爷,午饭来了。”13日中午,南通市北护理院的送餐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幸福街道管园村居民陈荣春家中。92岁的陈荣春对记者说:“子女白天都忙,没时间帮我做饭。护理院的送餐服务,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菜每天不重样,很好。”

  “截至目前,已有市北护理院、万福护理院、大生护理院三家专业养老机构参与到港闸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工作中。”港闸区民政局局长马祥根介绍,港闸区目标培养多支专业团队,让专业人员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家庭,打造一条能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的养老服务链。

  整合利用养老资源

  港闸现有户籍人口19.8万,老龄人口6.08万,老年人口占比达30.8%。因传统生活习惯等因素,约有98%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港闸区民政局副局长严学峰介绍,打造养老服务链就是要注重多元供给,满足群众不同需求。

  港闸区制定出台《居家养老服务站评估验收办法》,积极引导村(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养老服务,形成了区级有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站、街道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自2015年起,港闸区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为低保家庭老人、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失能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不断完善功能设施配套,鼓励支持养老机构参与运营,建设社区嵌入式“机构+社区养老”复合型托老设施——长者驿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送餐、短期托养等服务。

  此外,各村(社区)通过多种形式“邻里互助”,发挥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公益团队作用,对空巢、失能老年人开展“一助一”关爱服务,进一步建立独居老人巡访制度,加快构建邻里、社区志愿者及家人多位一体的社区老年人非正式照料体系。

  目前,港闸区通燧社区“微孝i家”、越江社区“敲门大姐”、泽生社区“船家福”等养老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一定特色,正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涵。

  “长者驿家”开始推广

  “我们护理院在调研时发现,有不少老人的家属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希望机构能放在社区里。”市北护理院院长陈建群介绍,一方面是便于探望,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社区工作人员,便于沟通交流。“所以,当民政部门提出建设长者驿家时,我们决定参与尝试。”

  唐闸镇街道高店社区的长者驿家,位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二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床位30张,入住率达60%。在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可提供服务的基础上,长者驿家增加了托养服务,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休闲等全方位养老服务,方便老年人就近养老、原址养老。入住长者驿家的81岁老人达尔华面色红润,她表示,这里有贴心的照护,还有专人来陪她聊天,“在这儿不会闷得慌,孩子们也省心,他们来看我也方便。”

  目前,高店社区、新华社区的长者驿家已建成使用,费桥社区、丽康社区等长者驿家即将投用。

  上门服务内容丰富

  随着专业机构的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中的上门服务内容已经不再是简单送餐和做家务,而日趋多元化、专业化。

  万福护理院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陆伶雁介绍:“我们护理院负责港闸经济开发区部分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开展上门服务工作前,我们去各社区召开见面会,向老人和老人家属详细了解服务需求,力求服务更具针对性。”

  家住福民景苑80岁的徐林(化名)重度失能,长期卧床,臀部等部位有多处压疮,因为做了膀胱造瘘,他每个月还需要去医院换一次尿管。万福护理院的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后,徐林在家就能换尿管了。徐林的家人非常感激:“每次去趟医院,来回奔波,很不方便。现在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定期观察,还指导我们换药、消毒。”

  助浴、理发、心理疏导……有了护理机构的参与,护理机构的相关资源得到更多利用。刘康(化名)夫妇家住怡园新村,除了护理员马美云24小时负责护理,每天下午,市北护理院的理疗师小苗还会定时为老人服务。老人告诉记者:“我们住过好几家养老机构,但是还是觉得家里方便。听说有养老机构参与上门服务,我们就决定搬回家住。”

  “打造服务链的工作开始时间不长,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马祥根表示,“我们力争做到年底前全港闸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9%、每个街道至少配建1家长者驿家、80%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由专业养老机构负责运营。”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