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注胶术”再现水产市场:增重最高牟利近3成

发布时间:2015-07-28 06:46:57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李栋  |   责任编辑:徐美娟
本月中旬,温州、昆明等多地水产市场里,消费者买到被注了不明胶状物的“注胶虾”,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每公斤“注胶虾”至少可额外获利43元,增收近三成。

  注胶术再现水产市场

  ■ 小贴士

  破解“注胶”大法

  ●察闻法:

  虾类等水产品死亡后,腹腔和身体部分会变软,如肚子特别鼓胀,且捏起来发硬,就得当心是否被“注胶”加工过。烹饪时可沿腹腔部分剖切,观察虾体内尤其是头部连接部分有无透明胶状物质流出。

  ●加热法:

  在高温烹饪中,也能辨别出添加胶质的类别。吴文惠教授介绍,工业明胶作为一种特殊的凝结剂,加热时会产生类似化学试剂的刺鼻味,蒸煮时也不易溶解于水。所以,消费者如果在烹饪中发现水产品产生异味,胶质不易溶解的,可能添加了有害的工业明胶,勿食用。

  ●水浸法:

  对海马等干货产品,观察其腹腔部位是否有与体型不符的鼓胀痕迹,或看尾部是否有针孔注射痕迹。而海参则可直接在水中发泡,优质海参能发泡至15倍,“注胶海参”只能浸泡到3倍左右。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