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睡在凉亭里的一条石凳上,似乎铁了心,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要在凉亭里“等死”。
老人走不动了,拉屎撒尿都在一条裤子上。便溺的味道让人难以忍受,常人都干不了擦屁股这事。三轮车夫老三干脆把老人的内裤扔了,“自己旧裤子多,每次拉屎撒尿,就给老人换上。”
总有一个念头在老三脑海里闪过:在黎永彬的身体变成一把灰之前,会不会有人来认领他?
街坊在凉亭照顾老人的时候,老人也曾从裤兜里拿出钱来,执意要给每个照顾过他的人500元。老人说:“人都要死了,要钱有什么用呢?”
老人黎永彬当场撒钱,有不少路人上来捡。哄闹的人群中,也有人把钱留给了老人。老三帮他把剩下的钱收拾了一下,一叠红票子不太齐整地堆在一起,清点一下,2万多元还剩了9600元。
流浪汉黎永彬没能熬过夏天,于7月14日凌晨死于医院。
他的遗体很快从医院送到了银河园。那里,他有了新“家”——— 一具寒冷的冰柜。
黎永彬的生命只有60岁,流浪生涯却超过了40年。居无定所和对烟酒的嗜好让他没能达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他患了肝癌,生命的最后时光,他选择在一个凉亭的石凳上“等死”。
然后,他遇到了好人。三轮车夫“老三”照顾他,给他喂粥、换洗裤子、擦背。
黎永彬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酬谢他,却遭到拒绝。他一时意气,开始在路上撒钱,被路人捡去大半。
志愿者报了警,叫来救护车。黎永彬在医院住了才两天便死去。死后,他面临一个流浪汉通常会面临的尴尬———没有家属过来认领。在此之前,遗体只能日复一日在殡仪馆冰着,直到无人问津,才能火化,成为一盒骨灰。
所幸,黎永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了。
目前,广州市共有救助管理站6个,过去一年(自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0429人次,其中危重病人562人次。然而,因为流浪人员不愿去救助站,许多流浪汉一直游离在救助体系外。他们面临着各种健康威胁,往往患上各种慢性病或癌症,却支付不起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