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蹇锡高院士工作站在海门招商局重工挂牌成立;24日,30多名来自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的科技精英,参加海门第四届“海智杯”创业大赛(行业赛)决赛,其中12人分别斩获项目一二三等奖。
5月以来,海门招才引智动作频频。近日,又出生物医药产业和海工装备邮轮产业人才扶持政策,从研发到投产各环节都有最高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扶持,其中20%直接奖予项目研发团队或领军人物,在更大力度上扶持高精尖人才创新创业。
“海门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建设中人才优先,主要表现在做优平台、创新机制、真情服务三个方面。”海门市委书记陈勇介绍,目前,海门的人才总量达到2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1万人。去年,新增省“双创”人才17人,居南通县(市、区)第一,人才综合竞争力跻身全省八强。
人才团队引领研发创新
目前,海门在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和2个市级园区集聚了全市七成以上的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156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中心全覆盖;拥有6家院士工作站、11家博士后工作站、32家研究生工作站。
年初,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计划追加投入10亿元,建设12万平方米的模式动物中心,打造中国最大的模式动物基地。5月24日,我们看到,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之中。
2009年,沈月雷作为主要创始人,带领海外留学生团队回国创业,创立了北京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2013年,沈月雷发展方向锁定长三角地区;2014年,在海门临江新区生物医药科创园成立新公司并出任董事长;2016年,正式对外开展服务和模式动物产品销售。
模式动物是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动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究。沈月雷是这一领域的专家。2013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跻身世界基因敲除动物开发前列。
目前,该公司估值达28亿元,拥有员工300余人,投产以来,研发生产了不同药物研究的模式动物,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炉。”沈月雷说:“海门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当初的决策和选择没有错,未来的发展一定如虎添翼。”
沈月雷所在的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是海门医药生物人才集聚地,获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入驻益诺思生物、中科基因、品尚医药等200多个项目,技术领域涉及药物研发、临床营养、基因检测、模式动物等,成为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
与此同时,海门还有謇公湖科创中心、富江高科等一批“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众创平台。去年1月,中南谷科创中心成立,集聚了海内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人才团队。目前该中心已吸引骁迈智能科技、质本仪器、聪锦智能等32家企业(团队)入驻,成功孵化出4家初创企业。
政策助力带来可观效益
“2017年公司落户海门,当年政府就免评审给予了300万元的项目扶持,使我和我的管理团队一年内就完成基地建设并开工运营。”
澳斯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创办者罗顺博士有点不敢相信,之后的两年间,他的公司签约近亿元,协助客户顺利完成多个临床阶段样品的批次生产,成为国内众多领先生物制药企业的忠实合作伙伴。
年初,公司在海门顺利获得超过3亿元A轮融资,为打造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集原材料、耗材、制药装备、技术服务及合同生产于一体的领头企业奠定了基础。24日,面对采访,罗顺感慨,没想到海门人才政策这么完备,这么暖心。
近年来,海门先后出台了“创业海门523”、“人才新政10条”、“人才强企10条”等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贯穿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各个环节,覆盖顶尖人才、乡土人才、普通高校毕业生等各个层面。
诺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专家来创业,直接给予200万元奖励,再按“一事一议”给予项目扶持,金额上不封顶。
“东洲英才”引进计划对青年人才优先。对35周岁以下的资助额在原有基础上可上浮至最高300万元。对企业全职引进月薪10万元(含)以上的创新类人才,申报“东洲英才”时不受年龄、学历限制。
通光集团承担的“海底网络平台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董事长告诉我们,该公司6个项目获得“东洲英才”计划资助,推动海底光缆、通讯光缆、电力光缆等产品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参与了近10项标准制定,项目累计新增销售额1.2亿元。
政策“含金量”推动人才红利加快释放。海门组织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共有146个创业创新项目获扶持8083万元,建成科研平台29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2余项,168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后,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约47亿元。
暖心服务吸引高端人才
去年,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张晖参加了“海智杯”创业大赛,他带来的有机垃圾生物处理及增值项目(FLC)获了奖。
徐州、盐城等地纷纷争抢,海门积极对接跟进,安排人才服务专员联系京海禽业、兴旺肉制品等原料厂家,协调两家国有企业入股,与海门港新区洽谈落实选址。
今年4月,黑水虻循环经济战略合作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之后,又为其办妥入住人才公寓等事项。“海门的一站式服务太暖心了!” 张晖觉得将项目留在海门是最佳选择。
“想在企业前面,做到人才心里”,海门为高层次人才设立“一站式”政务服务专窗,在人才集聚的园区、重点人才企业派驻服务专员,提供项目申报、审批、咨询等“一条龙”服务。“我要把更多的优质项目推介到海门来,共同享受政策红利、服务红利,共同打造一个产业链的垂直平台。” 海门“引才大使”、首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祖恒由衷地表示。
“人才绿卡”是海门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法宝”之一。持卡人才除享受涉外协调、住房安居、医疗保健、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一卡通”全方位服务外,还可在全市挂牌“人才驿站”的书店、咖啡馆等场所直接刷卡参加人才沙龙、音乐会等活动。首批已有36名高层次人才获得绿卡。
海门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联系服务一名人才,微信、电话常态联络,重要节日、创新创业取得重大突破时当面慰问,尽一切可能为人才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从四川引进的省“双创”人才、海门慧聚药业研发副总经理邱小龙,非常乐意地把妻子和女儿都带到了身边,在海门购房,获得40万元补贴,女儿通过“绿色通道”上了心仪的学校。
今年,是海门人才服务提质年,年内将新增高端人才安居住房300套以上,开辟人才上海医疗保健“直通车”。海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高洪军说,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海门将进一步优化绿卡功能,使人才生活更舒心、让人才创业更安心、对人才关爱更走心。(俞新美 季煜鑫 王友胜 赵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