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海安 > 正文

海安集中居住结硕果 6800村民爱上“大杂院”

发布时间:2019-02-20 08:47:57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卢锋 郝荣峰  |   责任编辑:许蓉
2月18日,53岁的农妇马玉平走进高新区富邦纺织公司,成了一名倒筒工。“这活儿不复杂,原纱倒成小纱时,有了断头接一下,估计一星期我就会比较熟练了。以后每个月都能挣到3500元以上,开

  2月18日,53岁的农妇马玉平走进高新区富邦纺织公司,成了一名倒筒工。“这活儿不复杂,原纱倒成小纱时,有了断头接一下,估计一星期我就会比较熟练了。以后每个月都能挣到3500元以上,开心!”

  马玉平住在高新区光华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光华花苑,这个海安最大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多层、高层住宅楼就有63栋,目前已经安置农户1700多户,6800多名村民入住。“里面住的人有我们光华村的,也有周围其它村的,甚至还有其它区镇的,总之,人口来源杂。当时由于项目用地,我家拆迁了,我是不愿意来的。村民们个个都说,那是个‘大杂院’,肯定环境差。”马玉平笑称。

  一开始,从四面八方住进光华花苑的村民们真的将小区住成了“大杂院”。从旧房子带来的旧家具、农具到处乱放,垃圾到处乱倒,公共绿地被抢占做了“菜园”,公共活动场地和路道成了晒场,为了占地,吵架斗殴事件不断。“住进来后,有好长时间心里不舒服。”居民胡友才说。

  “这么大的一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不好就会出大问题!”高新区青萍办事处党委书记顾斌很着急,“乡镇调整合并前,光华村属于海安原来的青萍乡,海安人原来有个顺口溜,‘宁过三条江,不过青萍乡’,说的是青萍乡路道差、穷人多、人口素质低。”

  仓廪实而知礼节。农民“上楼”,首先要让他们端上“好饭碗”,引项目、办企业成了青萍办事处头等大事。现在,办事处辖区里有了219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32家。企业多了,用工就多,办事处常常利用光华花苑村民活动广场,为企业搭建招聘平台。“我就是在正月初十的招聘会上和富邦纺织签订协议的,那一天,有46家企业来招聘,我们小区有80多人找到了工作。”马玉平说。3月份,光华花苑附近又将有1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建,“其中有好几个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把项目引到‘家’旁边的最大好处是,小区百分之八十的家庭有人进厂务工,人均年工资超过5万元。”光华村党总支书记陈金富介绍。

  口袋里有钱了,但居住环境脏乱差,还不能算真正的幸福。3家物业公司被引进光华花苑。“我们聘了30多名小区60岁以上的村民做保安、保洁工作,因为是要管好自己的家园,他们个个都很认真。”南通天一物业公司经理祝培林介绍。与此同时,小区被划为17个网格,17名党员当起“网格长”。“每天巡查有没有乱堆乱放,有没有邻里纠纷,有纠纷及时调解。”王桂来是小区31栋至35栋楼的兼职网格员,网格内村民荀国发毁绿栽种大蒜等植物,邻居魏宝旺予以制止,荀国发竟然大打出手,王桂来及时到场调解:“邻居好赛金宝,何况绿地不是哪家的自留地。”耐心的调解,让荀国发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当场向魏宝旺道歉。现在,两位老人还成了好友,不时一起喝喝酒、打打牌。

  把“大杂院”变成“幸福院”人人有责,村党组织引导,小区村民积极响应,诚信邻里志愿工作室成立起来了,“炬光”志愿者队伍组建起来了,500多名小区村民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小区乱堆乱放的杂物被清理一空,毁绿种菜成了“过去式”,小区里绿化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小叶黄杨、红枫等观赏植物把小区点缀成了花园。志愿者们还纷纷认领敬老、助残、帮困任务。小区里安排居住了40多户特困家庭,全部有固定的志愿者定期登门服务。志愿者丁植美、王秀平、王凤英的帮扶对象是张远华、张春父子,张远华年逾八旬,张春是被称为“武疯子”的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父子以前住在东庙村4组,张春最喜欢做的事是走村窜户,向人家讨要一块两块钱,不给的话,还会耍赖动手。”丁植美介绍,“村里给他们父子办了低保,我们这些志愿者天天到他们家帮助打扫打扫,陪他们聊聊天。住进小区后,张春再也没有到处溜达要钱,更没打过人。”

  “大杂院”大变样,小区环境保护得好,邻里纠纷基本没有了,黑龙江等省组团来“取经”,更是让小区居民自豪不已。“现在,我们小区居民人人爱上了这个‘大杂院’!”70岁的小区居民夏习东现在最喜欢用二胡拉出《幸福的日子万年长》。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