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淮安 > 正文

到2022年淮安改善45.7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发布时间:2019-04-29 13:51:59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左文东  |   责任编辑:许蓉
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从2017年4月开始,淮安以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为主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从2017年4月开始,淮安以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为主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谋划好“三张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编制农房改善“布点图”。科学确定全市范围内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点位和需要保留的自然村庄,做到市县乡三级布点一张图清晰明了。据悉,全市共布置620个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点,其中中心城区类59个、城镇类163个。对于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尽可能做到“两进三靠”,即进入乡镇集镇镇区、进入乡镇布局优化后的非政府驻地集镇镇区,靠近景区、靠近产业园区、靠近重点路段,给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活便利。明确全国文明村、省级命名的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水美乡村、传统村落及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已经建成的6类村庄不得整体搬迁。

  明确目标画好“路线图”。淮安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全市将有45.7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占乡村居住农户的52.38%。其中,到2020年新建定向安置房14万套,改造提升保留自然村涉及农户7.8万户;引导9.1万长期空关户等农户直接进城入镇生活;2021年到2022年,新建定向安置房8万套,改造提升保留自然村惠及农户6.8万户。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图”。淮安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集体土地上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审批和招投标工作的实施意见,破解集体土地上项目建设审批难、招标难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市县两级审批部门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审批“绿色通道”和联动机制,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