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清水映朝霞,半日清晖照古城。水城淮安河(湖)长制工作从发源探路、顺势而为,到如今全面启动、大展拳脚,全市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从最初的“见河长、见机制”到如今的“见行动、见成效”,河湖监管保护不断强化,河湖水质稳步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景象正逐步变为现实。
加强顶层设计,
组织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全面建立“双总河长”与“领导小组+河长办”的组织领导架构;率先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断面长制“三长一体”同步实施机制;首创“一河长两助理”协调推进机制;市县乡三级6项制度全部出台。出台《淮安市河长制工作信息报送考核办法》《淮安市市级河长技术助理及联络员十项职责》《淮安市生态样本河道考核办法》等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实现顶层设计、覆盖范围、组织体系、办事层级、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六个升级”,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按下“快进键”。
持续高位推动,
巡河护河治河不断深入
在总河(湖)长、市委主要负责人的示范带领下,全市7176名河(湖)长(其中市级16名、县区级166名、乡级1316名、村级5678名)实现了区域内河湖的“全覆盖”。积极履职,以实地察看、专题会办、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巡河、治河、护河工作,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扎实解决突出水问题,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全年市级河(湖)长共巡河54次,交办问题304件,已完成整改265件;县区级河(湖)长共巡河692次,交办问题1022件,已完成整改878件;乡镇级河(湖)长共巡河12804次,交办问题2592件,已完成整改2372件。
突出系统治理,
生态河湖建设不断推进
制定《淮安市生态河湖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细化实化今后三年治水管水兴水清单,全面建设生态河湖。打赢非法采砂突击战,实现洪泽湖淮安水域采砂船“清零”目标;打实“三乱”整治攻坚战,一年来全市共拆除违章房屋6.6万平方米,拆除非法货场码头230处共78.8万平方米,清除违章种植110万平方米,清理圈围养殖34.9万平方米;打好样本河道形象战,全面启动“2年100条样本河道”建设,2018年已完成73条,确保到2019年底完成目标任务。
注重创新创优,
特色亮点不断涌现
一是推进“河长制+五位一体”的探索实践,实现由流域性骨干河湖“线上治理”向纵横交错的县乡村“面上治理”全覆盖。二是推进“河长制+信息化”的探索实践,河(湖)长履职、交办问题整改、样本河道建设、信访举报等河(湖)长制重点工作进入市纪委监委《淮安市污染防治监督平台》。三是推进“党员河长+企业河长”的探索实践。招募民间河长500余名,开启了社会力量参与河湖治理新局面。
在全市河(湖)长制的强大推动下,淮安市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扎实推进,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81.5%提升到87.9%;8个国考断面年均值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水源地达标建设和综合整治强力开展,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逐步形成富有淮安特色的河(湖)长制经验模式。2018年,淮安市成功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五位一体”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为全国水利行业唯一;河(湖)长制工作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