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已经过去的2018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全区工业条线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创新创优、主动担当作为,有力推动了全区工业经济指标排名持续上升、运行质态稳中向好。2018年,全区工业制造业设备投入突破1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应税开票销售236亿元,工业用电量15.67亿度,全部工业入库税金13.7亿,绝对值和增幅均位于全市前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寻求高质量发展良策
只有底数清,才会思路明。为了摸清全区工业底数、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寻求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方妙药”,去年区工业经济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集中走访调研月”活动,深入企业了解运行情况、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共形成《“三年行动计划”调研报告》《走访札记——工业企业大走访系列报道》《关于近年来我区工业项目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报告和系列文章10多篇,为区委、区政府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加快工业项目建设
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坚持项目为纲,狠抓招引建等关键环节,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新竣工设备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5个。通用航空产业园、百斯特食品智慧创享产业园、利群冷链物流、蓝田冷链物流、中通三期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凡之晟远大住工一期、鸿富瀚科技、金汇龙科技饲料等项目竣工投产,天好大数据、展阳展示道具等项目完成投资进度。预计实现列统工业开票销售236亿元、增长16%,全部工业入库税金13.6亿元,增长17.5%,制造业企业设备投入突破1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向高质量发展攀升
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主动上门帮助企业编排项目,去年共为企业争取省、市政策性产业引导资金约3500万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井神公司食用盐智能建设工厂、文善电子贴片电感自动化生产线、汤始建华建材锅炉节能减排等一大批技改项目有效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和产品的质量,推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攀升,不少企业因转型升级实现了“华丽转身”。去年,共创草坪获评苏北唯一隐形冠军企业,施塔德电梯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井神盐化获评省质量标杆、全省首批智能工厂试点,建华管桩和双环齿轮成功创成市级小巨人企业。
着力提升企业质效
铺陈高质量发展底色
大力实施“腾笼换凤”计划,积极清理“围墙企业、长草企业”。根据年初排定的20个劣质项目和30户低效企业清单,明确项目置换流程,分类确定主体,按照产业功能片区定位,采取置换、清退、重组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实施低质效企业连片综合利用。去年完成劣质项目置换20个,盘活土地1100亩;加大对低效企业扶持与升级力度,去年全区30户低质效企业实现入库税金1816万元,同期增加115万元,同比增长6.75%。
制定激励政策措施
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积极策应高质量发展对工业经济的新要求,出台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2条补充意见,将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规模调整为10亿元,全面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电子信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产业聚焦发力,不断提高全区产业层次。出台《淮安区重点企业“比投入产出、赛发展质量”季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按季度评比设备投入之星、税收贡献之星、亩均税收之星、品牌创建之星和节能环保之星,去年共有47批次企业受到表彰,共发奖金137万,有效提高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运用大数据技术
为高质量发展把脉
积极策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去年成功建成了苏北首家工业大数据平台,定期汇集区国土、税务、供电、排污、能源、供水、安全生产等14个部门单位的几十类相关指标数据,对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情况进行精准评价并排定位次。同时,把企业专利发明、标准制定、品牌建设和信用等级等情况作为加分项纳入评价范围,以此来鼓励创新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为企业“把脉体检”,使评价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