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数量、打车难变相支持了专车发展
进入2015年,包括济南在内的中国部分城市,相继出现出租车司机停运事件。参与停运的出租车司机大多是抗议高额的“份子钱”、出租车公司管理体制以及各种互联网“专车”。
与之相反的是,市民的日常出行,尤其上下班高峰时间却经常打不上车。随着专车的出现,市民打车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对于专车和出租车之争,我们并不是十分关心,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出门能否打到车,然后是打到什么样的车,最后才是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市民李先生称,济南公共交通系统不是非常发达,需要出租车为市民出行助力。
但是,从1999年至2014年15年间,除了2014年新增500辆车,济南的出租车一车未增加,城区人口却翻了番。根据国家住建部的标准,城市出租车总量应按照每万人拥有20辆且上座率不低于70%的标准确定,现实是济南实际水平仅15辆/万人,缺口2000辆。这直接导致了打车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各城市堵车一大原因就是出租车发展不充分,按综合利用率计算,一辆出租车相当于八辆私家车和公务车,出租车的发展与便利可大大减少私家车的数量,从而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济南市政协委员高连宝称。
一方面是交通主管部门严控出租车的保有量,另一方面则是日益严峻的打车难的问题,这两个貌似不可调和的方面随着专车等的出现而暴露出来了。专车、快车的出现等于向市场投放大量运营车辆,乘客打车虽然需要多支付些许费用,却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享受到高价带来的优质服务,满足出行特别需求。
为此,家住济南市历下区的马先生感触很深。他告诉记者,在专车出现以前,遇到急事去高新区办事经常打不到车,专车、拼车软件出来后,他的选择性大了很多。“我一般先打开专车软件,看看有没有便宜的专车,如果没有,我可能选择打出租车。以前只能干等出租车,现在专车一般五分钟就能到,省时方便,而且赶上发红包还很便宜。”
禁打车软件或取消份子钱,都没明确说法
互联网专车自推向市场以来,便一直在夹缝中发展壮大。2015年1月,交通运输部针对互联网专车表态: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对专车和拼车软件表示出宽容态度的同时,也不止一次明确表示,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其背后是对各种专车无序发展和大肆扩张的隐忧。这种“专车”盲目地扩展,不仅对出租车不利,对专车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问题。更让交通主管部门头疼的是,介于专车和出租车之间的拼车也是在合法与非法之间徘徊。
日前记者在乘坐滴滴专车时发现,一辆刚从事快车生意不久的司机排名居然在一万名之后。记者从济南滴滴专车司机排名上推断,济南单单滴滴专车的数量就超过了正规出租车的数量,这还不包括其他的打车以及拼车软件。
“现在专车数量非常多,我们也需要抢活干,除了每天140多元的份子钱,专车每天收入也就是100多元。那种万元户已经成了传说,现在专车跟出租车变得一样了。”专车司机刘成(化名)坦言。
义乌市不久前出台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逐步取消出租车营运权使用费(份子钱),并且放开对出租车数量的管控,实现出租汽车市场化资源配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支持义乌这样的地方先行先试,为全国出租车行业改革提供借鉴和示范。但是,到底何时能出台关于专车的相关政策,交通运输部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
“我们卸载专车软件的行为可能起不到多大作用,但是至少表明出租车司机的态度,国家应该好好管管专车!”30日,接到公司通知便火速卸载软件的张师傅称。对此,上海法律与金融学院研究员傅蔚冈说:“出租车驾驶员口中的‘管管’其实就是禁止专车,这是违背市场发展潮流的,而且专车的出现其实是解放了出租车司机,因为他们也有更多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