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保育生聚会的人数也在慢慢减少。“2006年我们在南京聚会的时候,有800多人参加,今年少了很多了。”80岁的张根馨眼眶湿润了。作为贵州保育生的他,其实是江苏苏州人。1937年,日本攻打上海,父母带着张根馨五兄妹开始逃离上海,经武汉、重庆,最后到了遵义。在横跨国土2000多公里的逃难中,父亲不幸病逝。“战乱离乡,像这样回乡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张根馨叹道。
“当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收养过大概近4万个孩子,如今已是天南海北,有的甚至已成黄土了。”94岁的重庆保育生秦铁民唏嘘不已。1938年,从安徽逃难到重庆的他进入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历时最久的保育院——歌乐山保育院。后来,秦铁民成为新华日报的一名校对。“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只有记得这些苦难,我们才有更大的决心去开创美好的未来。”秦铁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