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房产 > 曝光台 > 正文

富力压缩成本无视质量问题 管控漏洞或成硬伤

发布时间:2012-12-25 15:05:46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富力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型房地产公司之一,正在吞噬轻视质量问题的恶果。近日,位于广东的富力现代广场呈现地板起翘、墙面发霉、天花板漏水等质量问题,遭遇业主维权。

  快速扩张管控漏洞埋隐患

  由张力与李思廉共同掌舵的富力地产,经历了超过五年的高速扩张后,不得不重新面对来自产品质量的拷问。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张力正是在广东依靠装修与建材白手起家的。

  据悉,富力地产旗下大部分项目均由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广州天力正是富力地产的全资附属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富力从上游到下游都已建立自己的产业链,从建筑公司、设计院、到监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乃至门窗厂,每个环节的钱都由自己赚。

  尽管富力地产近年来始终在高负债率的负荷下,但利润率不降反升,恰恰是得益于近乎覆盖整个上下游的成本压缩。

  面对接踵而来的质量拷问,过分压缩成本使富力地产遭遇外界质疑。“这种模式下成本控制比较好。但是内部缺乏相互监督。追求速度、规模发展,就可能会牺牲掉一定质量。”世联地产首席技术官黎振伟曾经表示。

  对于富力频发的质量问题,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富力地产扩张过快反噬的结果。每年的销售规模和开工面积大幅增加,使得富力在施工、建材、管理等各方面“力有未逮”。据初步统计,2011年富力地产全国计划新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较2010年大幅增长超过50%;2011年全年的总建面积将达到1300万平方米。“很多一线房企可能关注着怎样圈地、套钱去了,而对楼盘质量关注不够。”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产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称,拿地、借钱、盖房子、销售的滚动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开发商和投资商将角色分野,互分利益。开发商将更专注于商品制造,走向专业化方向的道路。在变革过程中,房企必须靠精细化管理来赢得更多的利润。而质量问题不断暴露出富力的管控体系漏洞,有专业人士将这种漏洞归咎于富力的“双老板”制。

  2007年,富力地产以161亿元销售额排名第四位,仅次于万科、绿地和中海,居“华南五虎”之首。而2011年富力地产销售额为287亿元,位居第十四位,下滑了10位。今年前11月,富力地产实现销售金额为291.99亿元人民币。同期万科实现销售金额1271.5亿元,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额846.3亿元。曾经辉煌的富力地产,已不再属于第一梯队。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