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风建设,充分调动集体荣誉感。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这是我们班级的班训。七(19)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是一个友爱的集体,是一个奋进的集体。从各项活动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集体的重要性。同学们勇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从不退缩,总是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永不放弃、永不抛弃的同学,七(19)班成功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宣传周总理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培养竞争氛围中,班级采取了一些方法,如目标追赶制、设立理科天地、优生集中指导等很多手段。在每次年级考试中,班级的成绩总是位于前列的,这与班级同学的竞争氛围是分不开的。同时,班主任杨老师也不忘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在班级中组织学习小组,由班级成绩最好的几位同学担任小组长,把全体同学平分进各个小组,每次测试比赛都选出一个优胜小组,在班级张贴照片。这样极大的激励了同学们进取的决心,同时也培养了合作互助的品格。
(三)学术研讨激励了教师们的责任感。
几位科任老师也在“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中付出艰辛的劳动。魏庆把教室当作办公室,随时面批同学的作业。魏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有时会让某些学生感到“严厉”,其实他是最懂感情的。他关心每一个同学细微的变化。他的爱心赢得学生的爱戴,大家把他称作“魏老爸”。他的工作精神赢得全体教师的敬佩,自觉向他看齐。教师们高标准,严要求,爱岗敬业,无私献,整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科老师下课后通过交流读书心得、讲周恩来故事、网络交心等形式,教学生“重视做人,懂得感恩”。让学生经常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崇尚科学和完善自我的教育,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真理的种子。同时针对学生缺点,班主任杨老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对自己“说长道短”,培养“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批评精神,自觉抵制不良侵蚀,增强品德免疫力。杨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生活上关怀、情感上亲近、学习上指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班级树立正气。对学习上吃力的学生,拟定提高计划,采用“互助组”方式,强化辅导,重点跟踪,取得了较好转化效果。通过“周恩来班”评比建设活动,激励了教师们的责任感,“周恩来班”评比建设活动成为推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具体动力。
“周恩来班”的创建,也使七(19)班的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周恩来总理的高大形象和那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都给全班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教师以周恩来总理的精神为动力,在教育教学干劲更足,动力更大,涌现了许多先进教师和教学能手。学生在周恩来总理的崇高品质的影响下,学习的决心更强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清北之星”和“学习标兵”。七(19)班将以创建“周恩来班”为契机,通过学习恩来精神,践行恩来精神,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创造佳绩。(杨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