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法治 > 群众来信 > 正文

63岁残疾农民还债18年收回1106张借条 合计上千万元

发布时间:2015-03-28 17:45:43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段云行  |   责任编辑:杨梦茹
63岁的袁柱石是双峰县花门镇的农民,13岁时一场大病,17次手术,左臂和左腿均短了14厘米。但厄运没有击倒他,16岁开始,他经商办厂开公司。

残疾农民还债18年收回1106张借条 合计上千万元

  18年还清1106张借条

  袁柱石用残疾身躯撑起诚信“柱石”

  今天,袁柱石拿着厚厚一摞资料到记者办公室。10年不见,他给记者带来了喜讯:终于还清所欠的债务了。他手里的“资料”,就是还债后收回的1106张借条,合计还款本息1327.56万元。

  63岁的袁柱石是双峰县花门镇的农民,13岁时一场大病,17次手术,左臂和左腿均短了14厘米。但厄运没有击倒他,16岁开始,他经商办厂开公司。然而,1994年的一起经济纠纷,让他损失87万多元,官司赢了,但钱没了。1997年通过拍卖购买一乡镇企业,刚刚添置设备又遭变故,损失近300万元。债务如大山,向袁柱石压了过来。

  袁柱石坦然接受了这一切。1997年起,他开始了愚公移山般的还债路。他省吃俭用,以病弱身躯,承包一些企业的产品销售,一分一厘地积攒资金。同时,他迷恋农机,时常进行发明创造,单独和合作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或出售专利,或以技术入股获得收入。他还先后办过10个实体。每一笔收入,除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外,全部用于还债。

  他的1000多张借条,金额少的50元,多的93700元。他按债权人的轻重缓急,对有急用的,则借新债还旧债。袁柱石的诚信负责,让不少债权人为之动容。村民邹高贱借给他11000元,见袁柱石实在困难,把借条都撕了。但11年后,袁柱石照样还款上门。乡村教师袁连国借给他93700元,6年时间,利息分文不要,还坚持抹掉尾数3700元。还债过程中,先后有16位债权人主动不要利息。

  抱着感恩之心,袁柱石在艰难中也不忘给社会送出自己的光和热。汶川地震时,他给灾区捐款5000元。近4年来,每年为残疾人义演捐款2000元,为全市残疾人创业培训班学员捐赠自己发明的碾米机和电风车共1403台,价值36万多元。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