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南京与狗同住兄妹获政府救助 祖父狗场被取缔(图)

发布时间:2015-07-28 07:30:58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顾晶
前天,有网友爆料称,江苏南京六合区有一对兄妹住狗笼,与狗争食。记者调查发现,两个孩子住在狗场内的废旧面包车内,由祖父照料,吃狗食,喝河水。


公益人士组织的买狗团前来购买狗

  □对话

  父亲:想把孩子妈妈找回来

  京华时报:孩子吃狗食,喝河水,你之前知道吗?

  于敏国:不知道。我之前来看孩子都是看两眼,放下东西就走。下关区离六合区太远,我得赶紧回去。

  京华时报:那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种情况的?

  于敏国:前天,志愿者联系到我的时候我才知道。

  京华时报:网上有人说,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就是在虐待孩子。你觉得呢?

  于敏国:我没有虐

  待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疼孩子还来不及来,怎么会虐待呢?

  京华时报:那孩子为什么会生活得那么差?

  于敏国:因为俺们穷,又没有文化,实在是没有钱给孩子好吃好喝的。也只能这样凑乎着过,难道还能把孩子扔掉吗?

  京华时报: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于敏国:我想先把孩子的母亲找回来。孩子晚上经常要找妈妈,没有妈妈的孩子太可怜了。

  政府安置两个孩子和老人

  昨天上午,六合区龙池街道的工作人员将孩子从“爱之翼”联系的爱心家庭中接出,重新安排到自己联系的爱心家庭中。六合区龙池街道的工作人员还给孩子送了很多食品和玩具。

  龙池街道潘主任说,经过初步体检,两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基本良好。两个孩子将暂时寄养在爱心家庭,直到于从球或者于敏国拥有了履行监护权的物质条件。如果两人长期无法负担孩子的生活,不排除将孩子送往当地福利院。

  潘主任说,之所以之前街道迟迟没有发现两个孩子的生活困境,是因为孩子的生活区域属于街道内已拆迁的区域,是街道监管的盲区。

  龙池街道还在附近的李姚社区找到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房子,让于从球免费居住。

  对于其家庭经济困难,潘主任说,南京这边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他建议于敏国尽快回到户口所在地安徽怀远县,申请当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同时申请家里老房子的危房改造。这样,于敏国不仅能够每个月得到几百元的补助,回老家有地方住的话,也方便孩子以后上学。

  于敏国表示,自己不识字,没办法去政府机关办各种各样的手续。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爱之翼”的志愿者愿意这几天和于敏国一起回安徽,协助他办理手续。

  由于两个孩子是非婚生子,无准生证和出生证,所以至今没有上户口。潘主任表示,警方正与于敏国户口所在地淝河乡派出所联系,争取帮两个孩子解决在安徽的户口,这样也方便其尽快上学,享受国家的福利政策。

  爷爷:希望孩子能多读点书

  京华时报:你对这兄妹俩是不是挺有感情,毕竟带了这么长时间?

  于从球:有感情是肯定的。现在孩子被政府带走了,寄养在别人家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

  京华时报:你们家经济条件好一点,孩子就能回家了。想没想过怎么多赚点钱?

  于从球:我年纪大了,干不动了。现在外面招工也不要我这样的老头子。

  京华时报:你有没有设想过孩子长大以后的日子?

  于从球:就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多读点书,不要像我和他爸一样没有文化,啥也不会。

  京华时报: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是想回老家生活,还是在南京?

  于从球:老家再不熟悉也是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在南京也没有户口。年纪大了肯定还是想回去。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