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其实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陈得娟告诉记者,昨天是她卖“拥抱”的第一天,她和女儿拿着小板凳和募捐箱,中午12点出了门。可到了轻轨站,她却不知如何鼓起勇气来举起这块牌子,也不知道该把募捐箱摆在哪里。
因此,她和女儿在两路口周围徘徊了3个小时。下午3点,在烈日下,看着女儿非常辛苦,身体也很虚弱,她很心疼,于是终于鼓起了勇气,在两路口轻轨站里,放下了募捐箱,举起了那块牌子。
陈得娟告诉记者,在昨天卖“拥抱”的一个多小时里,她收到了600多块钱善款。在她卖“拥抱”的消息被发到网上后,还有一些网友通过网络给她的银行账户和支付宝打款。
卖拥抱灵感来源于病友 也有市民将信将疑
虽然有人为她捐款,但也有市民对陈得娟以卖“拥抱”的方式筹款表示质疑,认为她这是一种炒作。陈得娟解释说,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原本自己打算卖广东糖水来为女儿筹钱,可因为要照顾孩子,她根本没办法做生意,并且卖糖水能赚到的钱对于孩子的医疗费用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选择卖“拥抱”?陈得娟告诉记者,这个灵感来自于其他生病孩子的家长。女儿娜娜住院时,其他家长也对她家的遭遇很同情,有些为她捐了款。但有些家长自身家庭条件也很困难,捐不出钱,于是只能给她一个拥抱,希望带给她信心。
所以,陈得娟希望通过卖“拥抱”的方式,一方面是想让大家给她一些资金上的资助,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陌生人的拥抱,给她帮助女儿抵抗病魔的力量和信心。
对于陈得娟讲诉的情况,记者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护士站进行了核实。记者在把娜娜的名字和陈得娟的照片给一位护士看过后,该护士向记者证实了娜娜的病情,她确实曾在此住院治疗,并于7月11日出院,期间母亲陈得娟一直在女儿身边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