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艳照顾在三轮车上生活的母亲已有17年
国道309线穿过聊城冠县崇文街道孙疃村后,向西不远即进入河北省境内,借着便捷的交通,近年来孙疃村内不少村民都走出村子,到全国各地打工生活。
而村内25岁的孔艳艳,她全部的生活轨迹都集中在附近5公里之内——母亲邓玉民自小患有婴儿瘫一直瘫痪在床,孔艳艳8岁起,在父亲去世后,就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持家17年后,孔艳艳村内同龄人多数已结婚生子,因为要带着母亲出嫁,当地人看来,她的婚事可能是个“大难题”。
16岁辍学只为方便照顾妈
孔艳艳回忆,她的父亲在给家里买下了一辆三轮车后不久,便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她只有8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父亲在的时候,都是他照顾我母亲,为了能让我母亲出门活动,他买了这辆三轮车。”
孔艳艳告诉记者,她的母亲邓玉民从小便患有婴儿瘫一直瘫痪在床,“买了这辆三轮车后,每天母亲起床,父亲都把她抱到三轮车上,有时间就会推着她走出门去看看。”孔艳艳的父亲去世后,这辆已经使用了17年的三轮车从未更换过,17年来,邓玉民一直在三轮车上吃,睡。
白天,孔艳艳会将枕头靠在三轮车的一侧,让母亲能够坐起来。晚上她将三轮车尾部的挡板放平,三轮车便被她改造成一张可以移动的床铺。对于让母亲一直在三轮车上生活,孔艳艳觉得十分内疚。她说,因为母亲的体重原因,到现在她也没能积攒起力气,将母亲从三轮车上抱到床上。而在邓玉民看来,17年的持家生活中,女儿已经能够熟练自如的处理家务琐事,“记得当时她父亲刚去世的时候,孩子做好了饭,连端下锅来的力气都没有。几乎每天做好饭后,都要叫附近的邻居帮忙端锅。”
在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学习的过程中,孔艳艳度过了自己的小学生活,“因为我母亲吃饭必须要靠我喂,上学的时候也是天天往家里跑,要不然即便把饭摆在她面前,她自己也没法吃,只能饿着。”在读到16岁时,初中未毕业,她不得不做出了辍学的决定,“以前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近,那一年初中搬到了县城里。因为距离我家太远,没法天天中午回家照顾我母亲,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不再继续读下去。”
365天,每天中午回家做午饭
为了补贴家用,孔艳艳随后来到一家加油站帮忙赚取生活费,“每天的工作就是帮着车子加油,加油站当时离家也近,天天回家照顾母亲也方便。”在加油站工作的过程中,孔艳艳说,老家的房子因为倒塌,她和母亲搬到了加油站里居住,“既能够挣钱,也能把母亲带在身边,心里特别踏实。”
邓玉民仍然记得,女儿挣下第一笔工资时的场景,“当时工资是一个月300块钱,挣了钱,她一分不差的交到了我手里。当时孩子也正是爱美的年龄,她没舍得拿钱给自己买件衣服,也没有买任何零食。”除了加油站的工作,孔艳艳说,这些年来,她还在附近的几家服装厂上过班。对于自己的工作单位,她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必须离家近,而且能够中午回家,“这样下来,能够选的单位都不多,很多厂子还是托亲戚给介绍,才进去工作。”
工作以来,孔艳艳说,她上班最远的地方离家有5公里的路程,“当时也是一家服装厂,这是离家最远的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找过这么远的厂子上班。”邓玉民告诉记者,因为中午要回来给自己做饭,女儿要比其他员工多跑一个来回,“中午一般就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孩子下了班就赶紧往家返,在家里等我吃了饭,她自己再匆匆吃两口接着回单位。”
虽然每天中午回来做饭的时间很紧张,邓玉民说,女儿基本都是回家做新鲜的饭菜,很少会在早上提前做好饭菜热给她吃,“我有时候也告诉她,让她早上提前做好了饭,这样中午时间能宽松点。孩子是怕我吃了对肠胃不好,所以都是给我现做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