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还发现,在南极批发市场还有的商家把牛蛙油当林蛙油卖,也有把牛鞭当鹿鞭卖的。
当记者说作假担心被查,这个卖家就给记者支了一招。把鹿鞭装到盒里面几根,把纯鞭摆在前面,后面摆牛鞭。
为了让买主相信这些特产都是真货,商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具质检证书。记者仔细观察,在这些人参的包装盒里都有质检编号和检测报告,显得很正规。
明明有质检证书,却说不清来历,这很奇怪。店里的老板说,这种质检证书其实来得很简单,每个人参多加两三块钱,他们就能找人办来检测报告,商场里专门有人办这个,而且想要检成什么参都可以。当记者问到能不能在检测报告上写上这是现在市面上非常罕见的野山参时,对方竟答应得很痛快,多加六十块就能办。
按理说,检测报告应当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来出,但在这个市场里,就有人专门帮忙制作这种假的检测报告,有的店甚至自己动手也在做检测报告。在一个店里,记者正巧碰到店员在拿着相机给人参拍照。
商家说上网就可以查到,他们所说的这个网,其实就是自己花钱做的网站。像这样将检测报告传到网站上去,就是为了让买货的人在自家的网站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以此让买货的人更加信以为真。
像这样虚假的检测报告几乎家家都有,而商家采取用这样的办法目的就是以假乱真。当记者问起这些货的来源时,这些商贩大多讳莫如深。但他们说,可以放心卖,吃不死人,同时他们嘱咐记者,这些低价买进的假货回去也不能卖得太便宜。
当地人告诉记者,像这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销售东北特产的现象在这个批发市场里存在多年,当记者询问对这样的现象有没有人管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不知道你们当地是什么法律,在我们这块儿还可以,没有什么管的。”
这话虽然半真半假,却也一语中地。不知国法,显系撒谎,没人去管才是病根。因为执法不严,甚至近乎废弛,才会让不法商贩觉得可以无法无天。治这种病用补药难治愈,必须得动手术、切毒瘤,特别是要彻底斩断市场管理者与不法经营者之间的利益链条,才能真正标本兼治。同时广大消费者也要注意,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明显离谱的低价绝不会是便宜,只能是陷阱,遇到这样事千万不能上套,而要积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