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名残疾孤儿 家境转变喂奶洗尿布成生活

发布时间:2015-04-18 16:44:03  |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蒲怡然
当记者走入原平市楼板寨乡庄西村这家气味难闻的房子里时,几个眼神飘忽的孩子躺在床上,焦急地张着嘴等饭吃,门口一个孩子双腿蜷缩着拼命往前爬,嘴里含糊着说不出话。

  每天早上,陈天文背着一个孩子,其他小孩帮着推轮椅,一家人就这么上学放学

  转机

  身体患病好人帮忙度困境

  2007年,多年的劳累击垮了郭改然的身体。“当时大夫说,我心脏不好,不能再劳累带孩子了,不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郭改然说,当时两人都决定不再养这些孩子。

  “爸爸妈妈回来啦!”可刚一到家,孩子们很快拥上来,将两人围在了中间。郭改然说,她的心一下子就被这些孩子融化了。

  陈天文内心也充满不舍,他问老伴该怎么办?郭改然放弃了之前的想法,“只要咱们能活一天就看顾孩子一天,和孩子多生活一天也是好的。”

  2012年,夫妇俩和孩子们的生活,被拍成短片,放在网络上传播。这部短片受到广泛关注,还获得了当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此后,不断有人献上爱心,为孩子捐款、捐物。有的要抱养孩子,有的要资助孩子们上学、有的筹集医疗费。政府也将每月发给每个孩子的收养费增加到1000元。

  有了这些善款,志愿者们帮助郭改然夫妇在村里购置了一套房子,并把它命名为“花房”,寓意是让“花儿”在这里自由生长,快乐绽放。

  越来越多的荣誉也降临到这对夫妇身上。从省里到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感动人物”等荣誉纷至沓来。

  连村里的街坊都改变了先前的看法:“原来人家不是傻,是做好事,是模范。”

  夫妇俩十分感激,因为有了好心人的帮助,孩子们经过不同程度的治疗,其中5个孩子目前已经基本恢复了健康。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