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六旬夫妇26年收养40多名残疾孤儿 家境转变喂奶洗尿布成生活

发布时间:2015-04-18 16:44:03  |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蒲怡然
当记者走入原平市楼板寨乡庄西村这家气味难闻的房子里时,几个眼神飘忽的孩子躺在床上,焦急地张着嘴等饭吃,门口一个孩子双腿蜷缩着拼命往前爬,嘴里含糊着说不出话。

每年清明,夫妇俩都会去悼念已经夭折的孩子

  长子得知自己身世也是领养

  陈俊伟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在打工期间,工友们总是拿他寻开心,说厂里有一个工人跟他很像:“那是你哥吧?”

  有一天下班,这个人找陈俊伟吃饭。在饭桌上,他告诉陈俊伟:“我是你二哥,那时候因为家里孩子多养不活,所以把你送给了别人……”

  原来,陈俊伟本来是隔壁村一户人家的孩子,因为他家穷孩子多,他又是早产儿,家里人担心养不活,就想给他找个人家。后来陈天文出于好心,就收养了他。而这个秘密,却被陈天文保守了20多年。

  得知自己的身世后,陈俊伟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哥哥,但他内心反而更加记挂在家里的养父母,转而回到了养父母的家。

  前两次回去,陈俊伟都没敢进门,他只是趴在门缝偷偷地看看养父母的情况,把买来的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了。到第三次回家,他再也忍不住,冲进院子里握着养母的手:“爸妈我太对不起你们了,你们付出的太多了……”

  后来,民政局又送来了3个孩子。近20个孩子同时挤在一个大通铺上,陈天文夫妇俩没地方睡觉,晚上只好头对头躺在炕的边沿上,没办法脱衣服,腿也伸不直。

  大儿子陈俊伟的媳妇体谅公婆不容易,便主动提出和陈俊伟一起出去租房子住,给老两口和其他孩子腾出地方。“他们俩当时就住到那种条件很差的房子里,还帮忙带走了5个孩子养。”陈天文很欣慰,但他对自己的几个孩子却充满了亏欠。他知道,是因为他们收养孩子的这个行为,让家里从原本富裕的家庭走到今天,也是因为贫穷的家境让三个孩子都只念到了初中。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