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网络热词“走红期”平均仅47天 有语义者寿命较长

发布时间:2015-03-04 14:45:1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张珺  |   责任编辑:应元昕
《法制晚报》记者选取“duang”以及其他20个近年来热度最高的网络热词,对比、分析它们的百度指数。结果显示,这些热词从爆发流行到明显消退,平均只用了47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886”、“PLMM”、“灌水”到最近横扫朋友圈的“duang”,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热词也是“来去匆匆”。以最近爆火的“duang”为例,在刷屏三四天后,其搜索热度已经下降五成。

  《法制晚报》记者选取“duang”以及其他20个近年来热度最高的网络热词,对比、分析它们的百度指数。结果显示,这些热词从爆发流行到明显消退,平均只用了47天,而它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足半年。

  专家上午分析称,很多网络热词就像一个游戏,网民用它们创作各种搞笑句式,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帮助下快速传播。

  然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网络热词的产生原因和其代表的语言魅力,也决定着热词的“寿命”。像“duang”这种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的热词只会在短期内流行,不会长期存在。

  【关键词:热度】

  火了三四天 就开始“退烧”

  “duang”是春节期间被网友从成龙广告中翻出来的一个音,其百度指数峰值超出“元芳,你怎么看”一倍有余。然而在“疯狂”了三四天后,“duang”的生命力已开始消退,3月2日其百度指数不足最高时的一半。

  分析: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中心主任杨尔弘上午表示,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字,就用拼音把“duang”拼出来,它并没有实质意义。

  “duang”之所以爆红,是因为它占据春节假期末尾的“天时”,拥有原版广告和诸多衍生视频的“地利”,还享受着成龙的“人和”,想不火都难。

  “duang”只是因为百搭的搞笑句式而在短时间内备受追捧,等这股新鲜劲儿一过,就会进入高速下坠的轨道。随着网民主力军重新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无暇继续“添砖加瓦”,其必将“退烧”。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