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句容讯 3月份以来,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句容市“新农人”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踊跃参与疫情防控,践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加入一线抗疫行列,捐款捐物献爱心,主动做志愿者,走街串巷当义务宣传员,上门排查当巡逻员执勤员;同时,展现了“新农人”的靓丽风采,不忘主业,抢抓先机,组织生产自救,带领周边群众做好春耕夏种,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两争先”。
爱心捐赠,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年39岁的熊国云曾经是广东一家药企高管,2013年底,他毅然辞去40万年薪的大区经理职务,返回家乡句容种植火龙果。多年来,在句容市农业农村局和茅山镇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土地流转、场地规划、场地平整、土壤改良、建造大棚、沟渠修建,成立赐福火龙果家庭农场,组建了公司,把火龙果种成致富果,年产火龙果超过20万斤。如今熊国云的赐福火龙果家庭农场里不仅有红心火龙果,更有马来西亚杨桃等十几种水果,园区还设有采摘、垂钓、餐饮、住宿、棋牌、自助烧烤等服务项目。
致富不忘乡亲。作为“句容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的熊国云联合了41户火龙果种植户,成立了句容市火龙果协会。统一售价、包装、宣传,打造品牌和特色产品,免费给协会成员提供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句容20多家火龙果种植户,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熊国云对农场采取工人封闭管理,每天配合防疫部门核酸采集,一刻不停的对火龙果进行修剪,浇水,施肥,春季以来,农场各项田间管理没有停,在抢工同时考虑到春茶采摘缺工人,农场主动让出工人缓解周边地区茶叶采摘工人用工问题。熊国云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向句容市工会申请做志愿者,在各方面准备工作都快完成准备去碧桂园凤凰城卡口执勤的时候,熊国云不小心摔骨折了,在句容人民医院手术住院15天,住院期间不忘抗疫,作为农业农村局新农人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联系农业农村局要求捐赠8000元的物资。因防疫物资丰富,这次爱心捐赠未能成行,接下来这8000元熊国云将捐赠给有困难的学生。
“能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些绵薄之力,是我们‘新农人’应该践行的社会责任。”句容市杜氏家庭农场总经理,江苏好味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杜诸侯不仅如此说,更是身行力践带头去做。3月17日,杜诸侯为淮源村、芦江村20余户弱势群体送上大米、菜籽油、面粉等生活物资。
3月20日,杜诸侯积极响应疫情当下的迫切需求,用实际行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穿上红马甲,化身为抗疫过程中一抹亮丽的“同心红”,看望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了矿泉水、方便面、牛奶等物资。
杜诸侯还带领公司人员,多次慰问看望徐巷村、王庄村、西城村等疫情防疫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用实际行动展现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同时表达了对一线执法人员的慰问和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
舍小家顾大家,甘做一线志愿者
戴瑶,1988年出生,是个“葡二代”。虽嫁到丹阳,还有两个孩子,因路途并不很遥远,她来来往往,帮助父亲进行葡萄园管理和葡萄销售,是父亲的得力帮手。2012年,她父亲戴介文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成立茅山镇介文葡萄合作社,2015年又成立了茅山镇启路家庭农场,经营面积76亩。经营范围包括葡萄种植和初级农产品销售,兼营苗木,水稻种植;水产、家禽养殖;垂钓、观光服务等;目前发展周边葡萄种植户400多户,辐射面积已达1500余亩。后农场加入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带领农户走上政府扶持、高效管理、统一用药,统一用肥,协同销售的葡萄种植之路。
3月上旬,戴瑶接到父亲电话说疫情防控很严,让她有事电话联系,暂时不要回句容。当时,丹阳的周边疫情频发,为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政府部门在重要交通路段设置卡口,因人员紧缺故向社会招聘志愿者,也因疫情封控,她不能回句容为周边乡亲出一份力,便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丹阳志愿者。期间,适值葡萄到了疏花时节,因疫情原因导致招工困难,她不在句容,家里只剩年迈的父母在葡萄园没日没夜的干活。当她得知,年近七旬的老父亲因为体力透支,在登高为葡萄修花作业中,差点失足从近三米的梯架上摔落下来,眼泪止不住的流。因为疫情,她无法第一时间赶回句容为父母分担,多亏了当地村民的帮助,才能使葡萄园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就这样,因为疫情,她在丹阳卡口连续坚守40多个日夜,直到4月底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