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女子为接父母前来过年 买下自家对门两套房

发布时间:2015-02-05 16:03: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周权
不同于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王西干一行4人只带了孙子上学用的小书包,里面装的是路上吃的小零食。王西干解释,女儿交代了,来过年,什么东西都不要带,家里啥都不缺。

  观点

  省去儿女奔波,有更多时间团聚

  1月30日晚9点30分,郑州火车站候车厅里,有旅客靠在行李上进入梦乡。54岁的董付琴在丈夫王利明身旁来回走动,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他们两口第一次到外地过年。

  老两口是焦作温县人,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南方,工作忙,任务重,过年难得回家。今年春节,他们计划先去四川与大儿子团聚,然后再去找小儿子,一家人过个团圆年。

  王利明给河南商报记者算了笔账,且不说春运来回车票难买、机票老贵,单是在老家各种走亲访友、推杯换盏就搞得孩子心力交瘁,“就7天假期,路上就得耽误两天,去孩子家过年,我们来回一趟,却能有更多时间与儿女团聚。”

  谈起路途奔波的辛苦,孙全胜老人连声说不碍事,老人“逆向迁徙”肯定是量力而行,外出走走逛逛、开开眼界,不是件坏事,再说了,能和孩子们团圆,在哪儿都是家。

  倡议

  如果他们需要,请您搭把手

  春运旅途中,您或许会遇到带着孙子、孙女“逆向迁徙”的白发老人,或许是学校放寒假,老人先来大城市把孩子接回老家,或许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去跟父母团聚。

  人挤人、人挨人的车厢,他们可能需要一席座椅;把包裹举上行李架,他们或许需要您的举手帮忙……团圆的路,暖暖的,如果有老人需要帮助,请您搭把手。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