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新闻 > 江苏各地 > 正文

南京文保志愿者南朝石刻前拍婚纱照

发布时间:2015-09-15 08:29:23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黄勇  |   责任编辑:徐忠彪
和南朝石刻一起拍汉服婚纱照,婚纱照摄影师都是同样爱好文物的小伙伴……不一样的婚礼赢得了更热烈的掌声。南京文保志愿者在南朝石刻前拍婚纱照。

  艰苦

  进入历史遗迹挺困难,寻访一处石刻去了6次

  “主题南京”微学术创作团的团员们,都很年轻,最小的20出头,最大的也才30多岁。但他们做的是“老学究”的工作:没有任何报酬,车费油费伙食费都得自掏腰包,可每个月,他们都要花两三天时间考察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奔波在“野外考察”的道路上。

  观阳说,如今他和柯南在青岛经营着一家青年旅社,补贴他们四处走访文物遗址的费用。

  因为很多最珍贵的文化遗址都在郊区,走访中,最艰苦的是不是交通和风餐露宿?

  对此,观阳回复称,他认为最难的是“民间队伍”想进入历史遗迹挺困难。就像他很喜欢南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但有一次,他去探访栖霞区一个化工厂内的一处南朝石刻,前前后后去了6次。前面5次,都怏怏而归。直到最后,请文物部门出了一个证明,才最终得以进去一睹石刻的“芳容”。

  观阳说,虽然结婚后可能是“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生活,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生活和文物保护的平衡点。

  “主题南京”的另一创始人老邵说,这十多年的走访中,最让他们团队揪心、对文物破坏最大的其实是城市化的进程。比如,南朝石刻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村庄消失了,村民变成了居民,也搬离了原来的住所。石刻周围盖起了工厂,或开发了大量的楼盘,有的石刻周围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萧宏墓石刻周围的山丘被铲平、洼地被填平。更有很多地方由于建设需要,石刻被搬离原来的地点。也就是说,这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对六朝陵墓特别是南朝石刻的影响超过了之前的1400多年。

  “我们害怕南京的历史古迹与人文气息淹没在钢筋水泥与尘土雾霾之中。因此,我们更需要挖掘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唤醒这座城市的灵魂,立起这座城市的文化丰碑,让南京在千城一面的时代里脱颖而出,这是‘主题南京’的梦想和使命。”老邵说,因此,他们下定这个决心,便如同箭在弦上,通过线上网站、线下活动的方式,逐步展现南京主题文化的点点滴滴。一方面,开展一系列特色主题的寻访活动;另一方面,将拍摄的照片和寻访的结果,与前人的文献和照片进行对比,挖掘背后的故事,并彰显南京昔日、当今的时代精神。

  纵深>>>

  “有歧为贵,不取苟同”

  文保志愿者心是“一样的”

  考古学中,有“地层”之说。历史文化的遗迹也是着“一层”叠压“一层”的,在岁月的淬炼下,积淀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地层”,塑造着一座城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品性。

  从明城墙到瞻园、愚园,从颐和路公馆区到老城南历史街区……诸多蕴含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的文物,承载着每个南京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这座城市的见证与象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祖先的基因。南京市目前既有官方成立的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下面又分为第一分队、第二分队、第三分队,共近百名队员;又有“主题南京”微学术创作团这样不求任何回报的团体,还有“重读南京”寻访团等偏年轻化、用80后、90后思维一起重读南京,重新认知这个在西方人眼中被称为东方拜占庭的城市的团队。

  节假日,他们常常会放弃休息,郊区爬上爬下一整天;拍照、记录;回到家还会写下自己对文物保护的心得,并相互交流。对这些文物保护志愿者的贡献,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非常赞赏并认可,认为“这些活动或举措有望留住更多的南京‘历史记忆’。”

  观阳说,虽说各文保志愿者团队之间略有差异,但“有歧为贵,不取苟同”,重要的是所有团队做事、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心是“一样的”,坚持好自己的东西,保持独立性,南京最美好的文化记忆也将注定能更好地保留下来。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