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环保 > 污染曝光 > 正文

垃圾处理浓缩是不是出路?

发布时间:2013-12-10 08:43:48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某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处理采用德国技术,生物菌种加上物理膜过滤,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最高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后 续

  标准难以执行怎么办?

  环境保护部正在开展调查评估

  “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实施情况情况,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一项评估调查。”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相关工作人员近日表示,“重点是了解标准实际执行的环境、经济成本效益,研究影响标准实施效果的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渗滤液达标排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位工作人员认为,“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较高,二是膜法处理产生的浓缩液问题难以解决。”

  而实际上,由于采用的工艺技术不同,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成本差别也比较大。“企业统计的成本从30元/吨到100多元/吨的都有。”这位工作人员说,“低成本的膜工艺一般不包括浓缩液的处理。”

  据调查,当初制定这一标准的背景颇为复杂。其一,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开展调研的时候,不少垃圾处理场提供的出水指标好;其二,有关方面认为渗滤液进入污水处理厂混合处理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从而导致污水处理难以达标,同时,因为选址的原因,不少填埋场周边也没有污水处理厂,为了避免渗滤液二次污染,现行标准规定不允许向污水处理厂排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其三,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技术、市场还不规范。

  实际上,渗滤液处理标准难以执行,在现实层面还有管理、投入等多方面原因。就标准本身来说,现行标准规定“堵住了浓缩液的出口”引发的后续问题实际上是一系列管理、技术、市场因素共同造成的。

  “这也是这项标准实施情况评估工作的重点任务。”上述工作人员说,评估将以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广泛了解目前各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技术特点、出水指标、综合成本、管理方式,以及污水处理厂所能接受的水质条件等,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加大标准实施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渗滤液去哪了?

  “建于1997年的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园区负责人说,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问题,也基本上从那以后才开始被重视。

  “但是,从上世纪末至今——起码在2008年之前,很多垃圾处理场(厂)基本没有执行相关的污染控制标准,渗滤液处理也基本没有达标。”一位了解行业的专业人士说。至于渗滤液去哪儿了,“良心知道”。

  最开始,一些填埋场将渗滤液作为市政污水处理,采用氧化沟等工艺,但不久就发现处理设施难以运行。因为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化学需氧量远远超出市政生活污水,且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十分复杂,普通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微生物在渗滤液环境中难以存活,也就无法完成调试。

  上世纪末,国家“863”计划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列为攻关项目,北京市政管委、海淀区科委等部门也开始研究相关技术,付出了很大代价。在2008年前后,基本形成了预处理、生化、膜处理等技术模块,互相组合之后形成了相对主流的若干种处理工艺,也形成了100多个工程案例,从技术实践角度来说,可以较好地解决渗滤液直接外排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

  “1997年出台的《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规定,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可以进入城市二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为渗滤液的最终去向设置了出口。”这位园区负责人说。

原文链接:http://env.people.com.cn/n/2013/1209/c1010-23784809.html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