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河南:多人遭冒名在信用社贷款 总计上亿元(图)

发布时间:2015-01-05 14:34:55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施陈勇
近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多名储户向《法制晚报》记者反映,称其在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遭遇冒名贷款且被记入银行征信不良记录名单。警方已联合多部门参与调查。

河南:多人遭冒名在信用社贷款 总计上亿元(图)

  图为淇县农信社

  发现遭人冒名贷款后,杨刚真说他于2010年前往鹤壁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并在此后的4年中多次找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之所以找当地信用联社,是因为杨刚真在央行查询出的个人信用报告显示,他存在两笔未结清/未销户的贷款记录,且发生过90天以上逾期情况。第一笔是2005年6月26日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5.5万元农户贷款,第二笔是2008年1月22日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44万元农户贷款。

  个人信用报告还显示,上述两笔贷款在2012年11月已结清,但5年内有22个月处于逾期状态,且22个月逾期超过90天。受不良记录影响,杨刚真买房无法办理贷款,他向记者抱怨:“我感觉很疑惑,办理贷款必须本人签字,为什么当事人不去现场联社便发放贷款?贷款给了谁?做了什么用途?”

  两种苦恼 妻子受牵连被要求离岗

  法晚记者采访时获悉,杨刚真在当地并非个例,比如闫国毅、闫小妮兄妹也面临相似的困扰。兄妹二人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显示,闫国毅在2007年3月31日有一笔由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40万元农户贷款,其妹在同一天为他人的一笔35万元贷款提供担保。闫家兄妹称,这两笔贷款他们并不知情,连签字都是由他人代签。

  除了这两笔贷款,闫氏兄妹说,他们还有在知情时被借名办理的贷款,且都与曾供职的一家水泥厂密不可分。闫国毅介绍,2005年前后,厂老板让他和其余20多名职工用相互交叉担保的方式,以养殖名义在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1600余万。当年办手续时,老板还手写了一份证明,证明这些贷款和员工无实际关系,都由自己来偿还。

  闫国毅说,此后的几年里,信用联社找厂里要过一部分利息,但这么多年也没还上,利息也没付清,当年担保的20余名员工也都进入了银行黑名单。

  受此影响,闫家兄妹和杨刚真一样,买房买车都无法从银行贷款,一些金融活动也受到限制。更令闫国毅烦恼的是,曾在联社工作的妻子因自己的不良记录被暂停工作达数月,目前每个月只能领到基本工资。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