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旅游 > 旅游新闻 > 正文

东山访茶记|春天不会缺席,碧螺春也如约而至

发布时间:2020-03-19 22:14:04  |   来源:新民晚报  |   作者:邱如明  |   责任编辑:DH020
又到三月,春天的暖风醉人,在苏州,又是“满城争说碧螺春”的时候了。尽管因为疫情,城里的人们还未能摘掉口罩,但是关于碧螺春的消息,已经在朋友圈热闹起来。

  又到三月,春天的暖风醉人,在苏州,又是“满城争说碧螺春”的时候了。尽管因为疫情,城里的人们还未能摘掉口罩,但是关于碧螺春的消息,已经在朋友圈热闹起来。无论你出不出门,都会感知到,2020的春天,已经不可阻挡地绽放了;无论你喝不喝茶,都会晓得,洞庭碧螺春新的茶季,开始了。

东山访茶记

  世间有无数种盼望。对于喜好喝茶的人来说,春水生津,茶香沁心,春天是一场属于味觉、嗅觉、听觉、感觉、触觉的盼望。

  人与茶,杯盏内,尽显精髓。犹如平静中孕育奇迹,人们盼望着最为朴素的茶能出落得香气宜人,在时间的快慢之中寄托等待和希望。

  3月18日中午,今年以来天气最好的一天,天高气爽,温暖通透。按照导航,采访车沿着太湖岸边绝美的公路穿行,两旁的红花绿柳春意盎然,一侧的远山镜水相映成趣,宛若丹青水墨。穿过临湖,进入东山镇莫厘村,在莫厘峰山脚下一处静谧村落停下,下车步行入村,曲曲折折之间,便来到一处朴素院子。

东山访茶记

  一进院,碧螺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七八人围着一张不锈钢的桌子,桌上堆着碧螺春的青叶,“茶娘”们围坐着手工分拣青叶,她们是要把芽尖挑拣出来,最顶级的碧螺春便是由这些长仅1厘米多的极嫩芽头炒制而成。7万个芽头可出1斤碧螺春,您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茶娘”们大多为50岁以上的阿姨,几十年的采茶、拣茶工作,早已练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手速”,用我们中学曾学过的文言文《卖油翁》中的话来说,便是:但手熟尔。今年人手短缺,我们采访的茶农汤飞鹤不得不全家齐上阵,包括姐姐、姐夫也被请来,从凌晨开始上山采茶,到下午开始分一部分人在自家院子里分拣,临近黄昏的时候开始炒茶,所有工作一环套一环,到了快午夜的时候才能结束全部的工作。

东山访茶记

  第二天依然如此,日复一日,这种状态一直要持续到五一过后。

  院子里还有三口炒茶的大铁锅。黄昏时分,我们将看到汤飞鹤父子的现场炒茶。而我们的时间也是环环相扣,我们必须马上上山,亲历采茶现场,亲眼看着将将冒尖的嫩芽头如何被采茶人“残忍”掐下,更要亲眼一睹碧螺春“茶树之王”的芳容。

  来不及为我们泡一杯新制的碧螺春,汤飞鹤便带着我们上山了。上山需要走30多分钟,一路走,汤飞鹤一路为我们讲解。

  采茶:探访一株百年茶树之王

东山访茶记

  宽仅一人,且需时时提防留意横生的枝条灌木,地有崎岖石块及下雨便无比湿滑的青苔,一条蜿蜒狭小的熟悉山路,从山脚到山头,其实并不长,汤飞鹤一家已然行走了四代,也许,随着汤飞鹤幼子的茁壮成长,数十年后将承继祖传的手艺和产业,继续行走在这条四季飘满茶香果香的小路。

  采茶的日子里,时间一刻都耽搁不得。汤飞鹤家有80多亩茶园,是祖上传下来的,全在莫厘峰的一面山坡上,享受着莫厘峰最好的阳光。但是,“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便成草”,每一个芽尖,每一片芽叶,都要在它们刚刚冒头的时候就立刻采下,这是与时间赛跑,一但长得稍大一点点,便不再符合要求。

东山访茶记

  所以在抢采的时节,必须披星戴月,也完全不理会天气如何。江南的春季多雨?当然,清明时节雨纷纷,但是恰恰是清明之前的茶才最珍贵,清明之前的采摘也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以汤飞鹤家请的采茶人(当然也包括他们一家在内),凌晨4点上山,忙到黄昏5点下山,每天忙碌13个小时。除去4、5小时的睡眠时间,余时,这双手便与茶连在了一起。

  沿路的茶树嫩芽初绽,春光明媚,高大的枇杷树(相比低矮的茶树而言)遮蔽着茶树。这是苏州碧螺春的特色,果茶间植,根系相通,茶树亦吸收着果树根系分享给它的影响,因而使自己生长出来的芽叶,具有浓郁的花果香,真正是“灵魂”间透着枇杷果鲜甜的香气。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