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鼓楼区环城街道:残健共融 同享美好
盲人按摩师指尖流淌的温热驱散了居民肩颈的酸痛,残疾儿童摩挲着志愿者制作的雷锋故事书签露出灿烂笑容,非遗拓印的福字在协作中跃然纸上……在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一幕幕残健交融的暖心场景,正诠释着“平等、参与、共享”的文明底色。近日,环城街道以弘扬雷锋精神为契机,通过技能反哺、文化共融、精准帮扶等举措,让残健共融从愿景走向现实。
(盲人志愿者为居民按摩 苏电社区供图)
技能反哺传爱心
日前,苏电社区广场上暖意涌动。盲人按摩师王师傅用娴熟技法为居民李大爷缓解腰痛,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社会给予我们关爱,我们也想传递温暖!”这场由社区携手徐州光明助盲慈善义工服务队、俭爱互助共享平台共同发起的“爱的奉献,残健同行”活动,近10名视障志愿者主动聚集起来为40余位居民提供推拿服务,受助居民则通过义剪、小家电维修、手机操作教学实现“爱心反哺”。
“指尖传递的不只是技艺,更是生命的能量。”区人大代表、苏电社区书记李倩介绍,接下来社区计划定期开展“残健技能共享集市”,通过志愿服务的桥梁实现受助者与奉献者的双向奔赴。
(红领巾志愿者送上雷锋书签 王场社区供图)
文化共融暖心田
近日,在鼓楼区阳光残疾人之家的活动室内,来自王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握着听障女孩小雨的双手,一起小心翼翼地将金箔纸按压在拓版上,一条栩栩如生的“福蛇”图案逐渐显现。残疾儿童与青年志愿者配合默契,共完成20余幅融合了传统剪纸艺术的福字画,并部分被送往独居残疾老人家中。
学雷锋纪念日这天,来自王场新村小学的红领巾志愿者,带着雷锋的故事走进阳光残疾人之家,通过小剧场演绎、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与这里的同龄人共同体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雷锋叔叔的声音是不是像春风一样温暖?”面对孩子的提问,社区志愿者播放起经典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在悠扬旋律中,30余枚手作雷锋书签被郑重交到孩子们手中,文明的种子在无声中播撒,爱与温暖在彼此心间传递。
精准滴灌解难题
日前,家住苏电社区的残疾人员杨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将绣着“一心为民办实事”的锦旗赠予社区。这份感动源自持续数年的精准帮扶——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卡,协助申请各类政策补助;对接辖区企业招聘需求,助其妻子实现“家门口就业”;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慰问关怀,检修无障碍设施,时刻关注其居家生活安全。
这样的个性化服务已成常态。去年以来,环城街道通过精准化帮扶与普惠性服务相结合,开展辅具适配、家庭无障碍改造等专项服务30余次,新增残疾人就业近20人,为60余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补贴,组织助残日主题活动惠及近千人,以“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模式切实解决困难人群的生活、康复、就业难题。
帮扶不是单向施与,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融合不止于形式参与,更是心灵与心灵的彼此抵达。接下来,环城街道将以文明实践为起点,打造志愿服务圈、开拓就业服务圈,实现各类社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供给,让“同享美好”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感可知的城市温度。(文/赵茂繁)
审核: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