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镇江 > 正文

镇江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方案》 对欺凌者进行矫治

发布时间:2018-08-08 13:26:48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古瑾  |   责任编辑:许蓉
辱骂殴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校园欺凌并非小事,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引起大众思考:是否有办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给予孩子

  辱骂殴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校园欺凌并非小事,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引起大众思考:是否有办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给予孩子更多的保护?日前,我市教育部门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防、治”两方面,注重校园欺凌的源头治理,明确一旦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并予以教育惩戒。

  校园欺凌曾不止一次发生

  “看到电视上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视频,我就揪心,一方面心疼受欺负的孩子,一方面也担心自家孩子在学校有类似的遭遇。”与市民金女士想法一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他们更希望了解,身边有没有校园欺凌事件。

  小张是我市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就曾亲眼目睹过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在我上七年级的时候,九年级有一些学生有时候会堵在门口,向别人要钱,我看到之后就去找门口保安了,但是保安来之后,他们人都走了,找不着。”

  另一名小学生萌萌也表示,自己和其他同学遭受过一名同班同学的欺凌:“不告诉他作业答案、试卷没写完被收走,他都会‘发脾气’,动不动就推人、掐人、踢人,我的膀子就被掐紫过好几次,老师和爸爸妈妈问起来也不敢说,就怕他会变本加厉地欺负我。”

  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表示,随着校园欺凌事件屡见诸多媒体,他们在关心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对于孩子在学校期间是否会受到类似的欺凌事件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他们也会将这样的话题带入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中。

  市民董女士表示:“基本上都是跟小孩说,不要主动去碰别人,如果别人不讲理来打你了,骚扰你了,你也要第一时间跟老师反映,然后再回来跟爸爸妈妈说。”

  校园欺凌并非“普通打打闹闹”

  中小学生年龄尚小,难免发生肢体或语言的冲突,在一些人看来,“孩子打打闹闹”在所难免,不必太过紧张,这样的想法,也为校园欺凌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

  “可能从表面看,校园欺凌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其实却是暗潮涌动。”市四中副校长陈显骏表示,有很多校园欺凌发生在校门口,有的时候是一些校外的不良少年对学校的一些学生进行欺凌。

  陈显骏说,相对于中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层较低,一般人们不会将校园欺凌这样的问题与小学生联系在一起。但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关于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这些校园欺凌事件的背后,很多都源自在校期间发生的小矛盾。

  “同样的小矛盾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可能有些及时被化解,有一些则矛盾不断升级,其中就牵涉到家长的日常教育,以及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敏成小学德育处主任汪建芳举例说:“比如说两个孩子,可能是为了一块小小的橡皮发生了矛盾和纠纷,有时因为这样的问题,孩子间的矛盾就会升级,这时就需要老师去介入,对孩子进行引导。”

  《方案》出台填补校园监管空白

  校园欺凌事件为何屡有发生?究其原因,与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界定难”“管不住”“管不了”的监管真空亟待重视。

  “此次《方案》的出台填补了这方面监管的空白,让学校以及社会各方对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有了指导方向,明确了处理的具体举措,这让学校的日常监管和教育工作变得有规可循。”在我市一所小学任教的吴老师坦言,以前对于校园欺凌,学校通常只能采取口头教育以及请家长配合教育的形式来处理,效果并不是很好,一些施暴者反而容易变本加厉欺负受害者,对受害者留下很深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

  市教育局印发的《方案》,就从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防范和处理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防”方面,《方案》规定: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教会学生面对暴力欺凌行为时的策略和勇气;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进行法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也要设立校园安全举报电话,对在学校周边逗留的闲散人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反映的安全问题,认真调查了解,及时与驻地派出所联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在“治”的方面,《方案》规定: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家长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我市一家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刘俊表示,校园欺凌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青春期是孩子暴力行为的高发阶段,无论是欺负还是被欺负,都要做好防范。刘俊认为,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肯定时,往往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就感,校园欺凌便是其中一种,一旦从中获得自我肯定,很有可能就此迷失。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善于挖掘孩子的强项,适时给予鼓励。对于校园欺凌,不可抱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而是应该勇于面对,认真处理,这样也有助于在实际中提早干预校园欺凌事件,避免事态发展和恶化。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