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轻扣昆曲之门

发布时间:2016-08-15 11:23:46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李阿华  |   责任编辑:DH019
 发源于昆山、发展在吴江的昆曲,难道会让我如仰望星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但我深信,心向往之,终能抵达。我多想轻扣昆曲之门,和昆曲亲近,和昆曲“吴江派”亲近。

  因为喜欢探寻地方历史文化,我顺藤摸瓜,摸到了醉人的“宝葫芦”——昆曲。“宝葫芦”里风景独好,我仿佛看到,一位古典美人走下舞台向我走来,向我问好。突然间,那美人轻舞云袖,向我莞尔,转身绝尘而去。

  发源于昆山、发展在吴江的昆曲,难道会让我如仰望星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但我深信,心向往之,终能抵达。我多想轻扣昆曲之门,和昆曲亲近,和昆曲“吴江派”亲近。

  这样的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不去别的,是去探访昆曲“吴江派”代表沈璟的家。很幸运,地方文史专家沈昌华成了我们的向导。那天,大雨如注,我们一行赶到垂虹桥畔。沈老师信手一指,说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沈璟的家。”我大吃一惊,这哪里是沈璟的家,这里分明花木扶疏、车流如潮。

  我无法叹息,毕竟沈璟离开我们400多年了。时过境迁,何况一座普通的私家园林呢!遥想当年,36岁的沈璟辞官后,仿佛成了另一个张翰。是厌恶官场,是身体原因,至今难以厘清,犹如张翰辞职也不全是为了“莼菜和鲈鱼”。但可以肯定,沈璟回吴江的心情是舒畅的。他在自己的居所小潇湘里,创作剧本、组建戏班子,将昆曲推向大众。这还不够,以他为代表的昆曲“吴江派”和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对阵、较量。不经意间,两位大师将昆曲艺术推向了高峰。沈璟也由此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我们一行在沈璟旧址前徘徊,已扣不开一代昆曲大师的家门。在沈昌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奔向下一站——昆曲“吴江派”另一个重要人物顾大典的家。这位进士及第的老前辈,在外做官近30年,同样无意沉湎于宦海,回到吴江后,在自己的居所谐赏园过着神仙般的隐居生活。

  我们在顾大典居住过的小巷里穿行。小巷两旁,连绵着一幢幢上了年纪的居民楼。这里虽居城市中心,但与喧嚣无关。那些年,顾大典迷上了昆曲,在自己的谐赏园里,和沈璟这样的知音相互切磋,度过了幸福的晚年。

  沈璟的小潇湘不见,顾大典的谐赏园难觅,但我们轻轻叩开了吴江过云楼艺术馆。这里正在举办由吴江清音昆曲社组织的昆曲讲座。此时,一位儒雅、飘逸的年轻导师正在讲解昆曲《牡丹亭》。有意思的是,他讲解一段,便请演员表演一段。我发现,瑰丽的旷世奇缘和爱情神话《牡丹亭》在老师眉目传情、侃侃而谈间,在演员一咏三叹、一招一式间,演绎得如此典雅唯美,令人迷醉。

  昆曲讲座结束,我们走出过云楼艺术馆,雨依然欢快地下个不停,旁边一名打伞的年轻人似乎意犹未尽,他说道:“昆曲里充满历史、文学、舞蹈的元素,听老师传授昆曲真是一种享受。”

  一大嫂接话:“我们越是这样,越需要停下来,静下心来补充‘营养’,我也要这样做,接下来的每次讲座我都要参加,你呢?”

  那年轻人连连点头。

  雨依然在下着,淹没了一老一少的对话,此时我耳边回响着婉转清丽的唱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我情不自禁地轻轻哼起来,竟觉唇齿留香。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