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清音袅袅赏昆曲

发布时间:2016-08-01 08:56:57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王根成  |   责任编辑:DH002
其实,对我来说,昆曲不算陌生。我最早感知戏曲是在少年时代,剧团经常换地方演出,被称作“开码头”。第一次受邀看昆曲时,我对昆曲有些排斥,感觉与锡剧、越剧大相径庭,什么也听不

  近日,我应邀到过云楼聆听了主题为“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的昆曲讲座,并欣赏了《牡丹亭》折子戏演出。

  其实,对我来说,昆曲不算陌生。我最早感知戏曲是在少年时代,剧团经常换地方演出,被称作“开码头”。第一次受邀看昆曲时,我对昆曲有些排斥,感觉与锡剧、越剧大相径庭,什么也听不懂,完全靠字幕解读。几次接触后,竟有了些感觉,很喜欢唱词的文学气息,唱腔呢呢喃喃,曲调悠扬缠绵,加上水袖盈盈,清影舞弄,起承转合中意境很美。

  从文化史观昆曲演变,亦可看到昆曲的美学历程,如《牡丹亭》、《浣纱记》这类经典都可以作为戏曲的范本来读。

  我记忆犹深的是青春版《牡丹亭》,俊美的一生一旦,情意缠绵的水磨腔,翩然如蝶的水袖,起承转合中绽放着青春活力,表演细而不腻,艳而不俗,飘逸缠绵,让人赞叹不已!我闭眼细细品味,曲音时而悠长高亢,时而委婉低回,给人一种清雅舒畅的感觉。可见百戏之祖并未苍老,反而悄然绽放,似极清雅、极精致的一朵幽兰,令人惊艳。

  昆曲不像京剧经常需要用到武功动作,但却要求动作更沉稳、更细腻、更传神。有时一边听昆曲,一边暗中击节,直看得“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方明白,所谓形神俱备是一种“入戏”的认可,惟有达到才能显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情韵。

  后来,我读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尤侗的《悔庵年谱》时,了解到明清时期昆曲的历史:昆曲表演之所以在明清时期形成精致、细腻、优美的特点,与当时“家乐”风行有密切联系。明万历年起,江南巨富显贵和文人学士,大都置有家庭戏班,如申时行、范长白、李渔、尤侗等,他们饱学诗书、妙解音律、自撰剧本,并能“亲自按乐句指授,演剧之妙,遂冠一邑”。吴江人沈璟因潜心研究戏曲声律,最终成为昆曲“吴江派”的领袖人物,让人感慨不已,也成为如今的美谈。

  作为欣赏者,此次我在过云楼听了《牡丹亭》专场词语的精辟解读和欣赏了苏州昆剧团的折子戏,更增添了粉丝般的痴情,真所谓词极凝,情却至深。剧情通过人物对白互诉,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每一声每一句都是为那一刻的情境而生,让人获得了高雅的艺术享受。

  乐为心声,说到昆曲,我以为是受文人青睐,昆曲逐成日常雅好。看了杨守松老师《昆曲故乡探源 两天穿越千年》一文,方知昆曲是如此源远流长。更值得赞赏的是,有那么一批人,因为对昆曲的痴情,对传承的倾心,正尽力奉献着微薄力量,这是一种值得推崇弘扬的精神。

  昆曲发展已历经600余年,后人依然传唱不辍。戏剧人生是相似命运的不断上演,但在现实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轮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牡丹亭》最大的价值并非在于虚构的浪漫和人物的塑造,而在于作品对戏与生活、人性与真情的写照。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句话跨越了几个世纪,仍震撼着人的心灵。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