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先生与吴江的昆曲缘

发布时间:2016-07-25 08:47:57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谈燕  |   责任编辑:DH002
2012年春天,那是一个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家乡吴江,我赶赴了一场结合昆曲、摄影与高清投影的艺术之旅“迷影惊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台前幕后经典全记录。期间,有幸

  十分庆幸,因为昆曲,让我有机会与白先勇先生近距离接触与交流。

  先生是世界著名华文作家、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也被尊称“昆曲义工”。

  从2002年开始,推展昆曲成了先生最重要的工作,一直至今,他尽心尽力,乐在其中。

  2012年春天,那是一个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家乡吴江,我赶赴了一场结合昆曲、摄影与高清投影的艺术之旅“迷影惊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台前幕后经典全记录。期间,有幸陪同先生,在千年古镇同里共叙昆曲之缘。

  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200场后,先生正式宣布封箱,从此青春版《牡丹亭》成为传奇。台湾知名摄影师许培鸿历经八年,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他用镜头语言和独特视角描绘出对戏曲的深切感悟,全程记录了青春版《牡丹亭》公演八年来的“似水流年”。

  先生因昆曲与吴江这座城市结缘,皆因吴江昆曲的渊源由来已久。“曲坛盟主”沈璟是吴江人,2008年为纪念沈璟诞辰455周年,吴江举办了“沈璟与昆曲吴江派学术研讨会”。上海昆剧团原团长蔡正仁,是震泽人。笔者表姐王芳,昆剧表演艺术家,两度梅花奖获得者,老家也在震泽。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是她的高徒。

  第一次,聆听了先生讲解昆曲;第一次,与先生面对面交流;第一次,与先生合影留念。“我很早就认识王芳,她是了不起的昆曲表演家。”先生对王芳姐赞誉有加。

  “我们选择了昆曲发源地之一的吴江,照片又在同里这样古典环境下展出,很有意义。”先生微笑地说。

  优雅过眼,边走边看,士子之气、佳人之情充溢在画面中,清丽温煦,平和舒展,真正是良辰美景奈何天。

  “你看,游园,惊梦,拾画,寻梦,离魂,戏里的光阴是可爱的,影像里的瞬间却是永恒的。这二者结合,效果非常好,很满意哦。”先生与我边走边聊。

  昆曲演员的那种韵调,那种姿媚,那种蹁跹,那种缠绵,伴随着精美的手工苏绣和山水画风格的服饰,生动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不近烟火的梨园味道。那一抹嘴角浅笑,那一点莲步轻移,那一弯眼波流转,那一轮水袖舞动,在镜头下,都瞬间凝聚成一幅幅缠绵悱恻、诗情画意的摄影作品。

  2011年11月,在同里湖大饭店的桂冠厅,三名同里人参演的青春版《牡丹亭》中的“人鬼情”正演绎着。一折折雅到极致的“好戏”,让人如沐春风,似饮甘露。兰韵悠远、轻歌曼舞的昆曲,滋润了吴江人平和的生活。在这里,昆曲的清幽雅致与吴江的细腻宁静融合在一起;在这里,昆曲的柔丽妩媚与吴江的风姿绰约交融在一起。

  2015年6月,苏大校园内的凌霄花怒放。从微信上得知先生来苏大讲课,驱车赶往,偌大的讲堂座无虚席,十分巧合,先生坐在我正前方。我与先生打招呼,他向我微笑致意,“在同里见过面。你是吴江的作家。”

  “嗯嗯,先生的记性真好。”我与先生再次交谈,合影。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他们对本民族的这种‘雅乐’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 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对昆曲的态度,我不是在做出戏,我是在做文化传承,真的是对昆曲的尊重,这是一种文化高度,所以我一点不掉以轻心,我真的很严肃的。”先生称,昆曲是明清时期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必须这样尊重。

  同年6月,我和妹妹去苏州昆剧院观看王芳姐的昆曲演出。王芳姐说,1月份,白先生还参加了我们昆剧院新院的落成典礼,再次带来动人的青春版《牡丹亭》。“先生对昆曲的奉献,令人敬佩!”王芳姐感慨地说。

  2015年,吴江区清音昆曲社正式成立,今年,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清音谐赏”昆曲文化推广活动。如此,昆曲传承的前景令人欢欣鼓舞。

  这几天,墙外的凌霄花又如期绽放,翻看着先生的小说集,耳边,却依稀传来王芳姐那婉转婀娜的唱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