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文化名镇熠江南

发布时间:2015-12-28 09:56:20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邱纳  |   责任编辑:邱璇
平望镇围绕“经济强镇、文化立镇”的新定位,将文化的理念融入全镇总体发展格局,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注入软实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群众文艺蓬勃发展,文艺创作取得突破。

  平望,总是给人以惊喜。2015年,平望镇“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群众文艺蓬勃发展,文艺创作取得突破,屡屡斩获省级乃至国家级奖项。

  站在时代的风口,植根于乡土,秉承于传统,创新于当下,平望镇围绕“经济强镇、文化立镇”的新定位,将文化的理念融入全镇总体发展格局,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注入软实力。

  文化品牌熠熠生辉

  舞台搭起来,灯光打起来,舞蹈跳起来,歌曲唱起来,掌声响起来。每当平望莺湖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当地居民就像过节一般,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享受一场场文化大餐。

  今年,平望的基层文化建设氛围愈发浓厚,可以说,用“接二连三”来形容文化作品频频获奖并不为过。

  省作家协会会员言锦瑞创作的长篇电影剧本《2018,第三次握手》获全国“祖国好”华语艺术大赛金奖,诗歌《汪曾祺的笑脸》获全国诗歌联赛征文银奖。

  莺湖文学社发表创作各类文学作品400余篇,长篇小说《中国梦·圆》入围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九批重点扶持工程项目。

  平望修理工周宪寿登上了全国农民工春晚的舞台,演唱的个人创作作品《打工兄弟》获得广泛好评。

  平望镇文化站退休老站长钱水长创作的小品《同在蓝天下》获得吴江区工会文艺大赛一等奖。

  ……

  群众文艺创作事业成绩斐然,文化阵地建设稳步发展。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平望镇新建文艺团队10支,使得全镇的文化团队数量达到29支。

  镇上还新建了数字化固定电影放映点3处,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感受到银幕带来的气息。

  村文化节也是“节节高”,庙头、联丰、龙南、胜墩4个村成了村民欢乐的海洋。

  每天下午的莺湖书场更是名家荟萃,一曲曲苏州评弹好评如潮,不仅受到平望本地听众热捧,还吸引了周边的居民前来观看。

  而国家一级文化站的申报成功,又将平望的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文化底蕴日益丰厚

  平望镇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代历史名人,从这块土地上先后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潘柽章、殷兆和现代名人唐长儒、黄文熙。据不完全统计,平望镇仅宋、元、明、清产生的有名望的书画家就有125人之多。

  20世纪70年代,平望一大批文学青年崭露头角,大量作品刊发在各类各级刊物。1986年后,平望创办的文学季刊《莺湖》以及《莺湖》报更是掀起了新一轮写作热潮,并涌现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在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阵地的建设的同时,平望镇还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今年,“平望乳黄瓜”、“辣油辣酱制作技艺”及“平望扬歌”等3个项目成功申报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望灯谜”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镇政府有序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工作,通过整合自身所拥有的古运河文化、江南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打响“文化立镇”品牌。

  在有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溪港李宅修缮一期工程完工并验收,安民桥、安德桥维修完工,秦东园故居维修方案和预算也已落定。

  文化视野更加开阔

  视野跳出“铁丝网”,前方之路更宽广。

  莺脰湖边的平望新世纪文化广场享有“中国乡镇第一文化广场”的美誉,首届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颁奖暨展示活动曾在这里隆重举行。今年,第三届“平望杯”中华灯谜邀请赛又在此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柬埔寨、新加坡、乌克兰、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6支谜队、108名灯谜高手开展灯谜竞猜和制作。各国选手相互交流,切磋谜艺,极大地洞开了平望的文化视野。

  平望在戏曲艺术方面也同样敞开胸怀。戏曲在平望镇有着悠久的历史,锡剧、越剧、沪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这里,还孕育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民间文艺组织——平望戏曲协会。

  随着平望镇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外来民工逐渐增多,有些民工具有戏曲文艺特长,戏曲协会就把他们吸收进来。他们为平望镇带来了黄梅戏、豫剧等地方剧种,使平望的业余戏曲舞台更加丰富。

  平望镇文体站站长陈雪忠告诉记者,烟波浩渺的莺脰湖汇合着京杭大运河、公式塘运河、烂溪塘之水。“或许,文化的开放,文化的交融,正如互融互通的流水一般,使平望的文化更加辉煌,使平望的基层文化建设更加惠民。”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