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珍视传统村落 留存乡愁记忆

发布时间:2015-11-23 09:07:05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凌子  |   责任编辑:盛阳
农耕社会,文化基因就是乡土性。这是乡愁的根,寻得着根,乡愁才不虚无。遗憾的是,我们只想“打造”。推倒重来,格式化,精神家园唯见“空中。

吴江:珍视传统村落 留存乡愁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农耕社会,文化基因就是乡土性。一个“土”字,培育起庄稼、收成;一个“乡”字,培育起家院、村落。而“乡土”融为一体,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培育起深厚而久远的习俗、伦理。

  这是乡愁的根,寻得着根,乡愁才不虚无;这是乡愁的源,找得见源,乡愁才能记得住。有根的乡愁能伸展,有源的乡愁不枯竭。

  遗憾的是,我们只想“打造”。推倒重来,格式化,精神家园唯见“空中楼阁”。

  悠悠古国,如果连“百年经典”都非正宗嫡传,都得靠挖掘抢救乃至补救仿造,那将是怎样的荒唐与悲哀!今天,大建大拆的大手笔下,当代人是否需要自律,留一分清醒、一份责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存些名副其实、货真价实的“时代原件”?

  忧而思,思而问。

  一问:古村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吗?

  无论如何,村落在衰落。不争的事实至少给出如是明证或启示:村落被城市(背后是市场)侵蚀;地缘上的征地,远不及内在生活方式的征服。可悲的是,GDP考量下的中国,热衷的是土地财政。非法治、去文化的城市化,后果就是高楼林立,鬼城兀立;难言之隐则是无业无根,无从记乡愁无处寄乡魂。今天,因滞后开发而幸免于难的那些古村落,真正的命运又如何,说句斗胆的话,还不是“规划”说了算!利用你时,捧上天,说是“文化瑰宝”;要你让道时,一文不值,说是“发展累赘”。古村落,就像深宫妃子,存与废,翻云覆雨间。

  二问:古村落保存了纯真的乡愁否?

  许多的古村落,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时势、因为政策优势而被“赶潮”“跟风”保护了。在那些村落里,原生态不复了,有的只是包装经营,只是移植、改造、高仿、混搭。同样的民俗陈列,原来是移花接木;同样的祠堂祭典,居然是张冠李戴。观赏的是赝品,聆听的是“故事新编”。表面求似,而把生存方式、生产方法、生活方程,统统置于后台乃至删除,这样的古村落真的还能存贮记忆读取乡愁吗?难怪有人感叹:能回去的是概念家乡,那却是面目全非的所谓家园。

  三问:古村落还能维系多长的乡愁呢?

  不管怎样,叶落归根,百川归海,乡土是无从取代的。回家是什么?仅仅是地理上吗,物理上吗,最重要的还是心理上,伦理上。须知,保护的意义除了给后人提供一个感性样板,更重要的是留存一分历史记忆,唤醒并激发一种文化自豪。系着乡愁的古村落不能被埋没,被抛弃,也不能被空心化。理性地保护古村落,就是本真地抒发乡愁。古村落牵结历史、凝聚传统、循守伦理,这是“核”,去不得。古村落呈现天人合一的“自然”、古今融通的“自在”、进退有度的“自觉”,这是“态”,少不得。

  并不是“每一个”古村落都要不折不扣保存;但不去保护,“这一个”乡愁注定死无葬身之地。放到广阔的视野中,乡愁乃全人类共携的精神因子,不可或缺。因而,文化生态同样需要多样性、包容性,可以的话,再加一个“哺育性”。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