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让百年桑蚕民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发布时间:2016-06-13 13:05:33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陈军  |   责任编辑:冯艺
相传农历小满节为蚕神生日,此日各地蚕神祠庙皆开锣演戏,以庆神诞,是为小满戏,它在江浙各蚕丝产区已流传数百年。1840年建成的盛泽先蚕祠是目前江南地区仅存的供奉蚕神的庙宇,如今,

吴江:让百年桑蚕民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相传农历小满节为蚕神生日,此日各地蚕神祠庙皆开锣演戏,以庆神诞,是为小满戏,它在江浙各蚕丝产区已流传数百年。1840年建成的盛泽先蚕祠是目前江南地区仅存的供奉蚕神的庙宇,如今,每年由盛泽镇戏曲协会在这里出演小满戏,讨个吉利。每年演出,陶国宏必是其中一员。

  桑蚕文化百年相传

  “小满这天,新丝即将上市,丝行转旺在即。小满戏则是由传统的行业祖师崇拜演绎出来的民间酬神和民俗活动,体现了蚕神信仰和人们祈祷丰收的愿景。”谈起盛泽小满戏的发展历程,小满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国宏如数家珍。

  他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盛泽丝绸行业的领军人物先后成立了“逸社”、“艺苑”两个票房,后来合并为“舜湖逸社”,主要负责出演小满戏。1936年,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中记载了盛泽小满戏的盛况,1987年,在盛泽镇文化站的支持下,当地成立了盛泽镇京剧爱好者协会,后并入盛泽镇戏曲协会,开始负责小满戏的演出,孜孜不倦地为振兴京剧培养后继之人。2009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小满戏为第四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戏曲协会成员都是票友,最年长的80多岁。”陶国宏说,票友演戏热情极高,平日在文化活动中心一起排练,进步明显,有些高手已接近专业演员水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协会的规模越来越壮大,共有9个团队,成员180多个。

  传承人带“活”老文化

  陶国宏告诉记者,他从小喜爱戏曲,在读小学时就参加镇上的“小京班”,演过“样板戏”。初中毕业后被招考进吴江锡剧团,在老师指导下苦练基本功,使演艺水平得到提高。陶国宏曾在《小刀会》、《十五贯》、《沙家浜》等戏中扮演过主要角色,足迹遍及江、浙、沪;曾荣获江苏省戏曲票友“锡剧十佳”称号、“京剧十佳”称号,他在吴江城乡小有名气,深受观众的喜爱。

  作为锡剧老生、京剧老旦,陶国宏的演唱嗓音浑厚刚健,音调高亢有力,十分重视通过气息控制来加强字头,使剧情内容和人物情感得到了理想的和完美的表现,确立特征鲜明的人物角色扮演。“2000年恢复小满戏的演出一直至今,我始终将小满戏的演出作为要紧事,精心排练。”陶国宏说。

  2007年,陶国宏成为盛泽镇戏曲协会会长,更是担任起了组织、召集排练、演出、演奏等工作,为更好地传承“小满戏”这一民俗活动付出了辛劳的汗水。2012年,陶国宏成为小满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为了让戏曲‘活’起来,每年小满戏我们都会准备两三场新戏,给人耳目一新的滋味。”

  传统民俗要“传”下去

  “作为一项传统民俗,盛泽小满戏在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也遇到了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的尴尬。”陶国宏说,小满戏是伴随着传统桑蚕生产而诞生的。如今随着工业发展,从事桑蚕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少。此外,年轻人对戏曲缺乏兴趣,外来人员对本地戏曲不易理解,使小满戏这一传统民俗在传承中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好小满戏,我们从政府支持、人才培训、设备更新、扩大宣传等方式着手,对小满戏进行有效推广,扩大戏曲受众面。”陶国宏告诉记者,戏曲协会定期开展内部交流、新人培训、对外交流演出、多地戏曲联谊等活动,一年不少于30场,在这些活动中,不时涌现出一批“新面孔”。近几年,戏曲协会还经常组织票友去盛泽二中、盛泽实验小学进行讲课辅导,为孩子们唱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对于小满戏的未来,陶国宏的态度积极乐观。他告诉记者,在戏曲协会里,很多成员的儿辈已经对戏曲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让他看到了盛泽小满戏未来的希望。而盛泽也在不断打造中国丝绸第一镇,发展丝绸旅游,这都给小满戏传承创造了条件,“只要还有人在坚守,只要文化氛围还在,这种民俗文化就不会消亡。”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