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发布时间:2016-06-29 09:02:35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徐国平  |   责任编辑:冯艺
这位76岁的老人,身材娇小瘦弱,说话、走路都比较慢,已经从语文老师的岗位上退休20余载。但实际上,她身上总有掸不掉的粉笔灰,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多年如一日地义务辅导孩子,教育引

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吴江:“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

  在黎里古镇,说起王治英,不少黎里人和新黎里人都非常感念。

  这位76岁的老人,身材娇小瘦弱,说话、走路都比较慢,已经从语文老师的岗位上退休20余载。但实际上,她身上总有掸不掉的粉笔灰,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多年如一日地义务辅导孩子,教育引导近300名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和他们在一起,见证他们的成长,让生活充满了乐趣,我的晚年也实现了最大价值。”在无私的付出中,王治英的形象逐渐变得高大,为吴江注入文明正能量。

  常年免费开设辅导站

  与王治英的交谈,是在“关心下一代王治英工作室”里进行的。这个被称作工作室的地方,位于黎里古镇文化中心,只有16平方米大。里面见缝插针地摆放着约30套课桌椅,拥挤而整齐。这些大多数是由企业家捐赠的,个别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前来接受辅导而自行搬来的。门边的墙上有一面黑板,黑板的两侧各有一个橱柜,右侧的用于置物,兼作讲桌,左侧的作为书架,上面放着上百本王治英自己掏钱为孩子们买的图书。

  在这里,王治英辅导孩子们写作业,给他们读报、讲故事,度过一段段欢乐的时光。

  “工作室是今年刚揭牌的,以前叫家庭辅导站,孩子们都到我家里去。”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真诚而又热心的“老教书匠”,王治英的教学水平和为人广受称赞。早在退休之前,就有亲戚、邻居把孩子送到她家。后来,不少经人介绍的家长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她。2000年,她索性成立了家庭辅导站。

  王治英回忆,孩子的数量不断增长,最多的时候有近40个,当地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差不多对半开。这些孩子短则待一两年,长则一辅导就是五六年。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精力有限的她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小组,有侧重点地分别辅导。“那时候,家里挤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是凳子,下脚都有些费劲。因为人太多了,后来搬到了黎新社区。黎里古镇文化中心是第三处地方了,条件比以前好不少。”王治英笑着说。

  她的眼中没有差生

  在王治英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是孩子比较“淘气”而已。

  对于“淘气”孩子,王治英比对平常孩子更加上心:“这些学生其实本质上都不坏,只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曾经,一位亲戚向王治英介绍了一名刚转到黎里上学的四年级学生焦某。这个女孩的母亲死于吸毒,父亲在外镇工作,平时对她疏于管教,使得她不仅成绩差,连20以内的加减法都要手指、脚趾并用,而且养成了说谎等恶习。

  虽然亲戚把她送来时说“死马当作活马医”,但王治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每天陪着她做作业,手把手地从基础课程教起。因为担心焦某“出去野”,王治英步行20多分钟到她就读的学校接她放学,还不时地通过讲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名言警句,鼓励她说真话、做真人。

  在王治英的教育影响之下,焦某的成绩明显提高,还改掉了坏习惯,变得彬彬有礼起来,如今已在无锡一家银行工作。今年春节,她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水果上门看望王治英,动情地说:“如果不是王老师当初拉我一把,我现在可能都进监狱了。”

  像焦某一样,庞某、尤某、葛某等几名外来民工子弟也对王治英充满了感激。他们曾一度迷恋网吧,撒谎、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成绩一落千丈,是王治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亦师亦母般的关怀感化了他们,使其最终远离网吧,成绩也慢慢赶了上来。

  投身网吧义务监督

  这么多年以来,王治英始终忙忙碌碌,离岗不离职,不仅义务辅导,还倒贴水电费、糖果钱等,有时,甚至会自掏腰包帮助困难学生。

  王治英曾在街头碰到一个背着书包到处游荡的河南籍小男孩欧某,就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当了解到欧某家里非常贫困,他因此觉得自卑不愿去学校时,王治英当即决定把他接到自己家里。自那以后,王治英不仅辅导他学习,教他做人的道理,还每年资助600元学杂费,每月送去牛奶、糕饼、水果等给他补充营养。

  渐渐地,欧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人也懂事、自信了很多,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2013年,欧某一家决定回老家生活。临行前,他们一家三口深深地向王治英三鞠躬。此后,欧某父亲还两次搭同乡的便车专程从河南赶来看望王治英。

  除开办家庭辅导站以外,王治英还每年去家长学校、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和乡下的假日学校上课,抽空和青年教师一起备备课,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并且主动当起了“网吧义务监督员”。

  “网络是新科技,但迷恋网吧对未成年人毒害很大。我的不少学生就是因此而成绩下滑,还染上了不良习惯。”基于此,从2000年起,王治英就不定时去网吧走动,看到未成年人在里面上网打游戏,会想尽各种办法加以劝导:“有时我直接讲道理,有时骗他们说校长来了,有时假借有事求助,把他们哄出去再教育。”因为王治英“爱管闲事”,网吧老板对她很是不满,有人甚至从背后泼了她一盆冷水。然而,她对此并不在乎,仍然我行我素,到现在还坚持着。

  “教育后代是终身事业。只要我的身体状况允许,不管是辅导学生,还是义务监督,我都会一直做下去。”王治英笑着说。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