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就业心态 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发布时间:2016-01-07 10:34:27  |   来源:吴江新闻网  |   作者:吴菲 盛晨莹  |   责任编辑:林森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们在找工作时,薪资待遇、企业文化、行业前景、工作地点等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而行业前景良好与否、是否能够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迈进新禧年,各种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开始启动,求职高峰期再一次来临。对于已经找到实习单位或者落实了就业方向的毕业生而言,2016是充满憧憬的一年,但大多数毕业生仍在踌躇迷惘,为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奔波。

  那么,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更看重什么?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昨天,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调查了吴江籍的去年刚毕业和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听听他们的求职想法。

  个例1:迫于压力回乡发展 工作大半年依旧迷茫

  刘怡是松陵人,今年24岁,大学在昆山就读,念的是财务管理专业,现在毕业还未满一年,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还未毕业时,刘怡就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同时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希望寻找到合适、理想的工作。她想过留在昆山,也曾在那找了份工作,但实习期的工资连付房租都不够,面对生活的压力,她还是回到了吴江。

  “大学期间有无数美好的愿望,总是会向往去大城市发展,闯出一片天地。”刘怡说,但真正毕业了,会发现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在家乡就业也不错。不必担心吃和住的问题。于是,刘怡专心在松陵找起了工作,很快又得到了一份在一家公司当财务的工作。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试用期是没有工资的,只给点生活费。”刘怡说,但经过培训,还有经验丰富的前辈教导,觉得每天都能学到一点东西,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就留了下来。

  现在,刘怡的工作虽做得不错,但她依旧很迷茫,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说不上有多喜欢,但也不讨厌,就先做着吧。”刘怡说,如果有机会还是会选择跳槽,想多一点尝试,时机成熟的话可能还会选择自主创业。

  个例2:两个月换三份工作 只因工作环境不如意

  张晴是一名大四学生,今年六月她就要毕业了,最近她为找工作可伤了不少脑筋。不是因为找不到,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很多同学还没有踏上过工作岗位,张晴却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内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了。

  张晴现在吴江的一家公司实习,但她告诉记者,毕业之后应该还是会换其他工作。“趁着自己年轻想多多尝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张晴表示,工作环境是她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她喜欢积极的工作状态,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新人,工作总有不足,张晴希望自己的工作表现能够得到领导的鼓励,同时工作上遇到的困难能够得到同事的帮助,但好像总是事与愿违,也因此,张晴频频换工作。

  针对张晴的情况,记者很好奇她是否会因此放弃找工作从而选择创业,张晴摇了摇头说:“女孩子还是先找个稳定的工作比较重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根据行情,去做自己喜欢的。”

  大城市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是充满诱惑力的,但也有不少年轻人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张晴就是其中之一。张晴笑着说:“因为觉得吴江发展得很好,更重要的是,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希望能够留在父母的身边,让他们少操心。”

  调查结果:近九成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 希望第一份工作与专业相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们在找工作时,薪资待遇、企业文化、行业前景、工作地点等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而行业前景良好与否、是否能够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在人力资源市场,记者遇到了前来找工作的小柳,今年六月份即将毕业的他已经面试过好几份工作,但他都没有特别满意。他告诉记者,薪资并不重要,主要看发展空间。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48名受访者中,只有7人认为工作好找,另外41名毕业生都认为工作难找。这些毕业生中,大部分在省内一些高校就读,学习财务、新闻、计算机等专业。其中,83%以上的毕业生都希望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一名受访的应届毕业生小玲说:“第一份工作就非相关的,感觉这四年就白读了。”

  另外,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四成多的受访者选择回到家乡,有三成受访者选择大城市,剩下的则表示在大城市待几年后再回到家乡。

  专家支招:双向选择、正确定位、调整心态

  毕业生们喊着工作难找,用人单位却觉得人员难招。

  朱女士是吴江一家会计事务所的招聘专员,当人力资源市场有招聘会时,她总是会去现场为公司招人,但真正招到的合适人选却寥寥无几。

  “应届毕业生空有一堆理论知识,但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需要重新学习。”朱女士说,很多毕业生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就业期望值偏高,往往工作了一个阶段后觉得与自己想象的差异较大而离开。所以,很多企业会有一个培训的过程,这段时间,不提供薪资待遇,聘人单位与应聘者互相考察,双向选择。

  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新龙告诉记者,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就吴江而言,就业岗位需求数仍大于生源数。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多数是因为自己想要找的与企业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

  “毕业生应先就业再择业。”李新龙建议,大学生踏上社会,应很快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潮流和各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正确定位,找准择业方向;合理、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特长,调整心态,把所学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