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向人行道上的“城市病”亮剑

发布时间:2016-12-17 09:11:36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杨华 史韫倩  |   责任编辑:DH011
日前,市民刘红英送孙子到吴江实验小学爱徳校区上学时,突然发现学校对面的人行道边缘多了一排石柱子,如同在人行道和马路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以前周边居民经常把汽车停在人行道上

吴江:向人行道上的“城市病”亮剑

城区一处隔离设施。(吴斌摄)

  日前,市民刘红英送孙子到吴江实验小学爱徳校区上学时,突然发现学校对面的人行道边缘多了一排石柱子,如同在人行道和马路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以前周边居民经常把汽车停在人行道上,有了这柱子,车就上不来了,人们走路也方便了。”

  事实上,在人行道两端设置隔离设施,此前早已在松陵城区推开。

  今年以来,通过设置隔离设施、专人巡查、加大抄告力度等多种方式,区城管局松陵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向在人行道上的违停乱象“亮剑”,取得了明显成果。

  城区违停问题突出

  今年已抄告17000多单

  随着吴江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车辆违停逐渐成为一种“城市病”。据松陵城管执法大队统计,今年以来,大队抄牌取证的违停数量已有17000多起。

  “人行道上,只要没停在车位里的,都是违停。工作中,我们发现的违停现象,远比我们抄告的数量要多。”松陵城管执法大队四中队中队长陆海平介绍,违停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新开小区周边、学校周边以及商铺密集区域。从路段上来,主要是鲈乡南路、中山南路、西塘河路、高新路、永康路商业街等。

  造成违停的原因众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陆海平说,近年来,车流量越来越大,但很多道路不具备施划车位的条件,停车位相对紧张成了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有一部分违停是因为驾驶员法治意识淡薄或贪图方便。

  隔离设施全城铺开

  总数已达千余根(个)

  车辆违停到底该怎么管?执法大队探索出并采用了增设隔离设施和专人巡查相结合的模式。

  去年10月起,执法大队在永鼎医院附近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试水设置钢质隔离桩。今年,隔离设施得到了大幅扩容、升级,目前共有钢质桩、石球、石柱、临时地锥四种。城区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基本上都已设置,总数已达千余根(个)。

  据介绍,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我区将钢质桩设在有机非隔离带的入口处,石球和石柱主要设在十字路口的人行道板边,间距都在1.6米左右,行人、电瓶车、电动三轮车都可以顺利通行,唯独小汽车过不去。地锥用在部分重点路段,用于临时围挡。

  “除了增设隔离设施,我们还特别派出了专人守点巡查。”陆海平还告诉记者,大队目前已用上了PDA执法终端,可现场打印“违法停车提示单”并上传数据,执法效率明显提高,执法过程也更加规范。“现在,所有的抄告都已通过终端实现,我们马上又会新增12台PDA执法终端。”

  增加车位迫在眉睫

  解决问题需多部门携手

  一系列措施上马,到底效果如何?记者从随机走访中发现,市民对此纷纷表示肯定。

  王阿姨家住在大润发超市附近,每天都要步行到这里买菜。她说,大润发楼顶及周边有足够的停车位,但还是有好多人图省事把车停在人行道上,迫使行人只能走旁边的非机动车道。“自从有了隔离设施,违停的车就看不到了,行人行走也安全了。”

  不过,对于开车的市民而言,心情则比较矛盾。“规范起来是好事儿,但车位紧张,要是找不到地方停车,也很让人头疼。”提起停车问题,董先生显得十分苦恼。对此,松陵城管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周永芳也表示认同:“光靠我们来堵,肯定不能解决问题,还得靠增设车位等,疏堵结合。”

  周永芳介绍,目前,松陵片区有44个路外停车场,共2338个停车泊位;路内停车场21处,共计2196个停车泊位。“比起去年,车位明显增多了,但还是供不应求。这需要市政、规划等部门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难题。此外,我们也希望广大驾驶员树立文明、规范的停车观念,也可考虑乘坐公共交通出门。”周永芳说。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