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从志在富民到城乡一体

发布时间:2016-07-05 08:25:19  |   来源:吴江日报  |   作者:陈洁 章政英 黄明娟  |   责任编辑:冯艺
在费孝通先生“江村调查”8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这个太湖南岸的村落,去亲眼看看被费老的“志在富民”、“农工相辅”、“小城镇”建设理念深深带动和影响的这个社会学研究圣地今天

吴江:从志在富民到城乡一体

吴江:从志在富民到城乡一体

吴江:从志在富民到城乡一体

  七都镇开弦弓村,是被奉为中国人类学奠基之作的《江村经济》中的“江村”原型。

  在费孝通先生“江村调查”8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这个太湖南岸的村落,去亲眼看看被费老的“志在富民”、“农工相辅”、“小城镇”建设理念深深带动和影响的这个社会学研究圣地今天的变迁。

  今年64岁的“农民教授”姚富坤,曾24次接待并记录费老来“江村”的调查访问情况,一提起费老,话语便滔滔不绝。从费老的江村调查的背景到他学术研究的领域,从费老26访江村到现在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如数家珍……

  开弦弓村的现实生活

  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道:“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农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

  80年来,“江村”有着它的变和不变。

  变的是:村民早已摆脱了费老笔下的饥饿问题。全村2880人共750户,有188户住进了别墅式洋房,全村有私家车600多辆,还培养出了300多名大学生;全村74户农户种养3000亩地;村里人一共办了28家企业,以纺织业为主,村里人大多在这些企业上班,月工资多则七八千,少则四五千,一般来说一家人一年10多万元的工资收入也是有的。

  不变的是:村里人口基本维持平衡,村民们依旧保持着知足乐观、清静不争,又十分善良和真诚的民风。

  走进村子,横贯村里的那条弯弯的小清河,河水清澈,近几年沿河还修筑了驳岸,添置了护栏、路灯及绿化。村里还修建了“两纵两横”的水泥村道。村民的房前屋后,整洁干净,绿化、停车位井然有序。

  姚富坤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医疗保险享受的是农保,退休金拿的是城保,城乡二元结构打破了,他现在的身份是居民。

  这位1975年担任村技术员的初中生,现在是村里的“活字典”。他还曾受邀为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学生上课,开创了百年南大史上的第一次。

  如今的他退而不休,既是费孝通江村纪念馆的“首席讲解员”,接待国内外各路社会学者,又是镇上太湖群学书院的联系人,还与复旦大学教授刘豪兴合作整理《开弦弓村年鉴》和《农民口述村史》等,延续着费老在该村的社会调查和记录。

  姚富坤介绍说,现在孩子们上学,村里有幼儿园,读小学,就到庙港社区,车程只有几分钟。有个小毛小病的,村里有卫生医疗站。有线电视、宽带接入家家户户,互联网和社交平台村民们用得很顺手,村民去商店、农贸市场、村图书馆、老年活动室,都只是几步路的事情。每到傍晚,村里小广场上,总有两拨“活跃分子”,一拨是年轻人打篮球,一拨是中老年人和着音乐跳广场舞。

  姚富坤坚定地认为,村里人现在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跟城里人没啥两样,这就是费孝通先生理想中的富民生活。

  他回忆说,事实上,费老“以工辅农”、“志在富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开弦弓村的发展变化。1968年村里办起了缫丝厂,1983年,在费老的呼吁下,修了庙震公路,大大方便了村民日常出入和开展贸易。“他的理论直到现在还在引领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弦弓村农民自主创业的劲头很大,现在,村内以纺织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有18家,羊毛衫产业在村里有较好的基础,大多以家庭工业的形式存在,全村有80多户村民从事这一产业。”姚富坤说。

  姚玉坤的家在江村文化弄堂的尽头,夫妇俩在家里带孙子孙女,敞亮的庭院中,花儿开得正艳。一家四世同堂,各有事情可忙:姚玉坤夫妇负责羊毛衫生产,女儿借助“互联网+”开网店销售,女婿在上海工作,儿子在吴江上班,近来,女儿又学会了烘焙,拓宽了网络销售的品种。姚玉坤随时待命,负责分送这些新鲜货,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苏南模式的富民路径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说,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终解决中国乡村危机,“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1929年夏,由费孝通姐姐费达生牵头创办的开弦弓村缫丝厂,被认为是吴江草根工业的萌芽。从开弦弓办丝厂的事例中,费孝通看到了令农村进步和发展的希望——农村工业化。

  1957年,费孝通先生重返开弦弓村调查,他忧心地看到,合作化后,农民的干劲蛮高,但由于片面强调农业,忽视了副业和工业,村民实际收入反而降低了。他在《重返江村》一文中,大胆提出“发展农村副业和乡村工业”的主张。

  姚富坤介绍说,1978年,开弦弓村凑足2万元买来6台织机,办起了丝织厂。之后,将工厂赚到的钱继续投入,规模如同滚雪球般慢慢做大。

  1981年10月,费孝通第3次来到开弦弓村。让这位古稀老人惊喜的是,在村里,他又听到了久违的织机声。开弦弓村的人均年收入从1978年的114元增加到了300多元,其中,副业收入占了一半。

  此时的开弦弓村,是吴江甚至整个苏南地区的一个“缩影”。资料显示,1978年,吴江已有社队工业企业1402家,年产值突破亿元。1984年后,社队企业被“乡镇企业”这个称号取代。它们的风生水起,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著名的“苏南模式”。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吴江乡镇工业占比达到71%以上。

  吴江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不仅使这个江南小城从一个纯粹的鱼米之乡迈入工业化的快车道,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吴江民营企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5年12月底的统计显示:吴江民营企业总数已突破4万家,达到40015家,注册资本总额1766.9亿元。同样起步于七都镇的亨通集团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上世纪80年代末,乡里把一家负债180多万元、停产多年的农机厂交给他们“三顾茅庐”请回乡的能人崔根良打理。1990年,崔根良审时度势,决定转产筹建吴江七都通信电缆厂,1992年,他看准发展趋势,创办全国第一家乡办光纤光缆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亨通已成为中国光纤通信行业领军企业,跻身全球光纤行业前三强,亨通业务已经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技术营销分公司,在南美、南非、欧洲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了从一家乡镇企业到国际化公司的华丽转身。

  吴江民营工业脱胎于农业,也反哺于农业,以工建农,以工补农和兴办多种公益事业。2015年,亨通纳税列吴江第一。亨通创办时就是福利企业,招收了不少当地残疾人员工,迄今,它已累计解决了2700多名残疾人就业,目前还有500多名残疾人在亨通工作,不仅如此,亨通还为吴江全区1100多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捐赠了液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三大件,让他们也过上现代生活。亨通还成立了江苏省民营企业第一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累计捐资超过5亿元。

  小城镇建设的吴江实践

  费孝通认为,吴江小城镇复苏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乡镇工业经济的勃兴与带动。1983年,费孝通在其所著《小城镇 再探索》一文中,把这种发展模式正式命名为“苏南模式”,其显著特征就是需要乡镇政府和集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亨通集团只是吴江乡镇企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繁荣的一个案例。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吴江通过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乡村工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道路,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繁荣,1984年,吴江成为全省第八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乡镇经济的飞跃增强了乡镇发展的实力,为城镇化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财政保障。

  一位曾任地方主要领导的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金家坝的彩钢板业、北厍的制鞋业、梅堰的铸件行业都在那时蓬勃崛起。这些行业企业的兴起,不仅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更为地方发展提供了财政资金。

  从1984年到1992年,吴江城镇建设进入辉煌时期,区域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达到17.39%。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起,吴江在费老的指导下,先后恢复乡村建制、撤乡建镇等一系列行政区划设置,共设23个镇,实行镇管村,突破了乡镇分治壁垒。

  然而,小城镇发展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开始显现。2008年,吴江进入城乡互动的新型城镇化阶段,通过强调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等一体化,促使吴江在城乡硬件设施均衡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等软件方面也逐步缩小差距。

  费老在《小城镇 大问题》一书中提到的“小城镇怎样成为农村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这个问题,吴江开始探索如何走出一条高品质的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的城镇发展相融合的特色之路。

  打造一座“乐居”之城,这是吴江确定的发展目标。

  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23个镇也逐步合并到10个镇,后又整合到目前的8个镇(区),实行“区镇合一”发展新体制。逐步优化、更为科学的行政区划,成为吴江打造“乐居”之城的基础,逐步迈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据统计,2014年,吴江城镇化率已达64%,大大超过全国当时51%的平均水平;当年3月,吴江随苏州晋升为城乡一体化的国家级试点,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吴江依然走在了全国前列。

  区委书记梁一波在《新型城镇化的吴江实践》一书中总结道:“我们对乐居的理解就是‘经济高度发达、生活普遍富足、环境友好亲和、社会和谐公平、人民充分满意’。”

  “费老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怎样能富起来。”姚富坤感叹。那么,怎样才算是富起来的农民生活呢?

  农民姚富坤的理解是:“经济上小康,到了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地一起吃饭,周边有良好的生活服务配套,这便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记者点评 

  他用一生的研究照耀当代社会发展

  费孝通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时,特别强调毕生的目标就是“志在富民”。他说:“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民生”的民,“富民”的民,都是以民为本位。

  费老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老的一生始终在追求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

  从江村的研究到小城镇的研究,从县域经济到区域经济的研究,从社区建设到小康社会的研究,从中华文化到文化自觉的提出,从农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关注,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费老是一位与时俱进、胸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学者、大知识分子。他的思考和研究超越历史、超越民族、超越国界。

  作为费老的出生地吴江,不仅是他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更是深受他理论惠泽、亲自指导发展的地方,从乡镇工业的兴起,到苏南模式的形成;从小城镇建设到城乡一体的实践,无不闪耀着费老理论智慧的光芒。

  如今,走在吴江大地,看看城乡日新月异的新貌,探访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的变迁,不得不由衷地钦佩和感恩这位慈祥的老人。

新闻聚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