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路延伸线改造中
深秋时节,驱车行驶在吴江乡村道路上,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两旁是高低错落的楼房,以及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美丽乡村”的画卷,因宽阔的道路增色不少。
沈吉是吴江区公路管理处农路管理科副科长,2009年起,吴江农村公路建设从大规模路网建设过渡到提档升级建设,他见证了一条条农路的改变和诞生。
道路提升改造 助推百姓奔小康
227省道附近的陈阿线上,水泥道路宽阔、整洁,道路附近还有一家家企业,轿车、面包车、卡车来来往往,一派繁荣的景象。而在改造之前,这里不仅路面窄小、破败,连企业都没有。
“我们之前的道路只有3—4米宽,坑坑洼洼的,别说通车了,出行都不太方便。农村公路改造,不仅把路拓宽了,还把路基加厚了,一条马路,给村级经济带来了莫大好处。”一位村民指着附近林立的厂房笑着告诉记者,依托改造好的农路,村里建起了厂房,村民到家门口的企业工作,生活更方便了,收入也增加不少。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行驶在村道上,去年区公路管理处又将陈阿线上的沥青路升级改造成了水泥路,对附近的村民、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大利好。现在,村民们提起这条路,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桥梁升级换代 安全出行暖人心
除了改造农路外,农桥改造也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方面。“农桥我们做过长度百来米跨航道的大桥,而最多改造的是长度5到10米的桥。”沈吉说,农桥一般三四米宽,条件允许的话,改造后会将其拓宽到七八米宽。
像金家坝大桥、盛泽南漾大桥这两座桥均为乡镇上的主桥,且都属于危桥,设计标准偏低、修建已有些年头了,加上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载重越来越大,这两座桥已经不能满足村民出行的需要了。像南漾大桥只有5米宽,两辆车无法交会,常常造成拥堵。最终这两座桥都被拓宽至10余米,早晚高峰期间,两桥附近已经很少堵车了。
松陵练聚村处于菀坪东面,但是从该村去菀坪,需要绕到村东面,然后通过县道去菀坪,非常麻烦。而在村西面有一座三联大桥,从这座桥直接前往菀坪,则可以省2公里路程。
三联大桥是一座很老的桥,有两个桥墩,桥墩上横着两根梁,梁上面再铺一块一块桥板,很简易,也很危险,只要一根横梁断了,整座桥就垮了。以前这座桥只走走人,过过摩托车,但是随着汽车的增多,越来越多人开车从这座桥上通过。
“我们到现场一看,捏了一把汗,这根本不是能通车的桥。”沈吉说,2014年区公路管理处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三联大桥进行改造,现在,这座桥已重建成8米宽,跨度79米的大桥,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让出行变得更安全。
修改方案方便群众 提升百姓满意度
国金公路联通318国道和平望梅堰双浜村的金楼,这段路两级分化,318国道到双浜村路宽8—10米,非常宽阔,但是从双浜村到金楼一下子就窄了,不仅只有4米宽,还坑坑洼洼的,非常不好走。
之后,双浜村到金楼那段不好走的路又通向了梅坛公路,路上行驶的车越来越多,路况也渐渐变差。2014年吴江区公路管理处对该路进行改造。
“我们打算把老路垫在下面当作路基,上面做水稳和摊铺混凝土,不过这样比原来路面高38厘米。”平望镇农路办副主任丘晔说,没想到这一方案引起了附近居民和企业的反对。原来,居民怕路高了水会泄到自己家中,而附近有两家企业,他们在路的上空架了两根蒸汽管,厂里来往运输的车辆都是装硬纸板的,每次都叠得很高,一旦路面加高,卡车就没法通过蒸汽管了。
考虑到居民、企业的现实需求,平望镇农路办请来设计单位,重新做设计。最终在400米农路中,加两层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这样既控制了路面的高度,也保证了农路的质量。
“但是我们的施工难度大大加大,成本也变高了,为了完成这段400米的农路改建,我们单单施工时间就加长了2周。”丘晔说,为了赶工期,大家连续加班了一个月。“刚开始我们修路时,有些村民来阻挠,后来修改了方案,见我们在修路,村民路过时还会特地朝我们打招呼。虽然辛苦点,但附近的老百姓都非常开心,这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