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2020-12-07 18:01:48|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12月7日下午,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苏州市南园宾馆开幕,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为开幕式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春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12月7日下午,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苏州市南园宾馆开幕,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为开幕式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春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路建美出席开幕式。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冯少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苏州在加快科技经济融合,促进学术交流中取得的成绩,并就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把论文写在江苏大地上的要求。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陆春云在讲话中指出,苏州要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最前列,勇当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要争做“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先行军排头兵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能,紧扣我市重点先导产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顺应新时代召唤,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发展机遇,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市科技创新布局,争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开幕式上,表彰了2018~2019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本次2018~2019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共有1789篇论文申报参评,经学会初评评出论文938篇,经市级专业组评审,推荐获奖的论文总数为398篇,其中,一等奖17篇,二等奖96篇,三等奖285篇。论文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本次推荐获奖的398篇论文中除12篇外均被SCI、EI检索,17篇一等奖论文均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刊登,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今年评选工作中,认真贯彻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四个面向”的要求,鼓励科技工作者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将论文写在攻坚克难的最前沿。针对今年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论文进行了重点成果征集,优先推荐,增加名额,18篇论文破格直接进入专业评审,其中9篇获奖。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汪品先先生和苏州市科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路建美女士分别作了题为《现代科学与古典文化》和《强化吸附材料构建及在环境治理中应用研究》的主旨报告。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苏州市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00年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坚持以两年一次的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政府奖为引领,不断升级拓展苏州市高层次学术活动,引导各学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原始创新热情,很好地展现了苏州院士之城的学术水平。20年来,学术年会已经成为我市自然科学学术层次较高、社会反响较大、广受科技工作者关注和喜爱的品牌学术活动。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据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程波介绍,今年的第十一届苏州市学术年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建设的要求,致力于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围绕“坚持四个面向,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打造一流学术之城”主题,搭建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发展,全力服务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邀请到了汪品先院士在内的近二十位海内外院士做学术报告,年会期间将举办“苏州大学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计算语言学协会亚太分会会议暨第十届国际自然语言处理联合会议等11个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的学术论坛。

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17篇论文  学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据悉,本届学术年会将结合“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将科学精神、科普元素融入学术活动中,举办第四期“赛先生说”科学文化讲坛,以院士报告、科学家讲坛等多种形式,扩大影响和宣传效果,让广大市民和青少年了解科技前沿,近距离接触院士、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让孩子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努力营造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让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比翼齐飞。(唐俭 金杉)

【责任编辑:DH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