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科技 > 科技资讯 > 正文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20-11-01 16:14:04  |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   作者:钟丽娴 金杉  |   责任编辑:DH020
10月31日,在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桃花坞“文化新经济”主会场姑苏文化新经济报告厅内,一场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策划,探索关于设计在“疫后新常态”中如何在不同

国际创意力量线上共话疫后设计“新常态”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 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10月31日,在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桃花坞“文化新经济”主会场姑苏文化新经济报告厅内,一场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策划,探索关于设计在“疫后新常态”中如何在不同层面介入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国际级”论坛,获得了从设计爱好者到设计相关领域各专业人士的注意。

  作为对本届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提出的"新常态"的回应,"人类与人类,人与人”主题论坛邀请了十余位来自世界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和学者,共同探索设计如何扮演在各层面促进和塑造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角色。

  本次主题论坛根据探讨内容的重点分为两场。上午场“人类与人类”关注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后疫情时代”通过设计的介入被重塑;而下午场“人与人”则将焦点扩大到网络、社区及社会层面,对如何在包括本次疫情在内的各种不确定的未来情景中进行设计展开畅想。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 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人类与人类”

  人际交流不同往昔,但更加重要

  社交距离和病毒隔离限制了身体上的接触,并且促使人们越来越依赖通过屏幕进行交流。“人类与人类”论坛场次的讲者分别结合自身的经验与观察,结合近期的实践经历,与到场观众分享了针对这一问题各自独到的见解。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 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借助科技手段与艺术表达,皇家艺术学院服务设计在读硕士鲍汐莹为武汉城市社区创作了能够转译个体情绪的沉浸式体验装置,希望修复因疫情遭受损伤的个人情感与人际交流。而来自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州建筑学院的客座教授,科幻艺术家、电影制片人Lucy McRae则分享了她基于数字时代疏于物理接触的人际交流模式而创作的艺术装置。当疫后种种情景巧合地与她的作品形成呼应,这些作品中的现实意义与思辨价值也更值得人们关注。

  疫情的突然到来同样放大了个人生活的差异性,同时也揭示了“后疫情时代”正在崛起的新型生活场景。建筑史教授、理论家和策展人Beatriz Colomina和建筑学教授Mark Wigley分享了对床在社交媒体时代和持续联系中角色与作用的研究发现。当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多重影响加之通讯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支持,让床承载了包括工作与休闲在内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而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则在多个层面上放大了这一趋势。

  对于诸如设计师和艺术家这样的创意工作者而言,与人交流本就构成了工作的一环,创作者间社群的存在更是一种对创作生产力的加持。针对疫情给创意工作者们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和设计高级策展人Paola Antonelli和设计评论家Alice Rawsthorn 发起了"紧急设计"项目,通过在线对话与不同领域的设计从业者展开对“后疫情时代”设计的探讨。香港信言设计大师联合创办人,执行总监姚嘉珊则通过“批判性自制”项目,希望以76个由不同设计师为回应疫情挑战而创作的原型设计增进创意社群的凝聚力与社会责任感。

  “人与人”

  群策群力,即是人类发展之道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技术和地缘政治现实中, 我们如何在未来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中进行设计,同时在群体、人们、 景观、生态系统乃至其他物种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下午场论坛正式开始前,特邀讲者,同时在澳大利亚与中国有着丰富实践与教学研究经验的工业设计师Ian Wong分享了疫情对他过去数年的较为规律的工作生活模式的冲击,但同时也促使他开启了对新的创作、教学、策展等工作新模式的探索。而在接下来下午场论坛中的各讲者也都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关于疫后人类社会发展中“新”字的解读。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 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在建筑实践层面,无论是来自北京的reMIXstudio临界工作室,还是在北京与波士顿均设有办公室的全球实践机构众建筑,都选择采取更为灵活的且更具互动性的设计理念,以有效地介入快速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进程。在他们看来,短暂存在,甚至以低成本方式构建出的城市空间未必不能给当地社群带来比肩传统建筑空间带来的影响,而他们也在本年度苏州国际设计周中再次就这样的理念展开了实践。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Studio Drift则利用算法驱动无人机,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模拟,以科技为载体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当下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反思:看似无序的自然现象,或许仍然可以像过去一样启发当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针对未来越发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设计大环境,如何实现不同学科领域间“1+1大于2”的效果?来自英国跨学科建筑、设计与艺术集体Assemble的Maria Lisogorkaya结合过往项目经历,尝试探索新的跨学科分工模式;而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三年展策展成员的Ewan McEoin则分享了一系列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创意项目,展示在新的系统、材料与技术推动下前沿的跨学科问题解决方案。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 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在“疫后新常态”中探索设计的未来

  本次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策划的“人类与人类,人与人”主题论坛不只作为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的重要活动,同时本次论坛也是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系列活动在长三角的响应。

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人类与人类, 人与人”主题论坛举办

  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旨在以学术角度审视策展研究,并探索策展在人们思考、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格局时所发挥的作用。策展实验室致力于寻找、研究并达成策展解决之道,呼应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设计和文化如何帮助我们建立与事物、环境、彼此以及世界的联系。(钟丽娴 金杉)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