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年小震约200次 速报时间从半小时缩至1分钟

2019-05-15 15:13: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江苏省地震局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南京基准地震台、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等地。江苏平均一年发生小震约200次。随着监测手段不断升级,江苏地震速报时间从最初的半小时缩至1分钟。

  朱晓颖)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今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江苏省地震局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南京基准地震台、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等地。采访中记者获知,江苏平均一年发生小震约200次。随着监测手段不断升级,江苏地震速报时间从最初的半小时缩至1分钟。

  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缪发军介绍说,其实在江苏及省界30~50公里范围内,从2011~2018年平均每年发生小震约200次,能够被人们所感知的地震每年有10次左右。

  随着科技发展,江苏省地震监测工作取得巨大发展:江苏地震监测手段从无到有,学科发展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观测设备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生产,观测形式从模拟到数字化再到网络化,数据处理从纯人工手动到计算机全自动化,地震参数速报时间从最初的30分钟缩短至1分钟左右。

  缪发军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他刚刚进入地震局工作时,测量地震参数需要运用模拟仪器,用笔在纸上丈量和画图。从一个地震发生,到他们知晓需花费30分钟。

  近年来,随着科技实力增强,江苏仅测震就有70多个台站,其中包括25个深井台站。例如2012年高邮发生的4.9级地震,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地震速报就得出了结果。

  南京基准地震台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测定全球范围内地震的台站。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打入地下60多米、和地球地壳基岩直接相连的地震摆墩,这是一个连着基座的圆柱形物体。

  南京基准地震台台长、高级工程师陈飞告诉记者,地震摆墩之所以和地壳基岩相连接,是为了时刻感知地壳异动。它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信号,经过放大及模数转换后,在电子显示器上显示震动记录波形。科学家根据捕捉到的地震波信息,计算出接收点(地震台)到震源的距离、方位角,确定地震震中位置。

  南京基准地震台参与全球地震资料交换。为保障数据万无一失,捕捉到的地震信息通过网络、卫星两个渠道,实时传输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预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江苏正在参建国家的“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工程”。该系统计划于2022年建成。

  缪发军表示,地震预警就是一个和地震波“赛跑”的过程,它能提供至关宝贵的几秒至几十秒的应急处置时间。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可以利用这段极短的宝贵时间,提醒民众疏散至开阔地,关闭核电站、水电站等重大工程设施等,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挽回经济损失、减少重大工程的因灾损失等。(完)

【责任编辑:DH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