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科技 > 科技资讯 > 正文

人工智能大热 智能网联汽车引来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7-05-04 11:23:3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1
日臻成熟的技术除了可运用到可穿戴等智能硬件身上,同样可嫁接到汽车领域;  第二,巨量用户消费市场的支撑。

  中新网5月4日电  刚刚落幕的GMIC大会再次将“智能化”推上了热搜榜,物理学家史蒂夫.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GMIC大会主席、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前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学院教授兼院长Tom Mitchell等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进行观点交锋。

  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已有60年有余,期间经历了两起两落,于2013年迎来了第三次高潮。智能化赋予了各个领域新的活力和发展形式。与时下热门的手机、电视等硬件产品相比,汽车俨然是最后一块即将被开垦的沃土。可以说,与互联网连接早已是大势所趋,诸多内外因素都在驱动智能汽车将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其一,来自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力。比如,智能手机、宽带和WiFi等基础物联网设施的普及;比如,基于新算法、大数据等技术的完善,使云端服务成为可能。日臻成熟的技术除了可运用到可穿戴等智能硬件身上,同样可嫁接到汽车领域;

  第二,巨量用户消费市场的支撑。目前全球每年新销售汽车近9000万辆,尤其对于中国市场,这更是一个机会。因为这里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与全球最大的汽车用户相遇。崛起的网生代80后、90后正在成为汽车产品的主流消费人群,汽车的功能诉求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市场驱动之下,汽车不得不从一个硬件转向软硬兼具的服务。

  用网秦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的定义——智能汽车未来是可移动的智能空间,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出行工具。史文勇是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秦)的创始人,现兼任网秦董事长。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数字地球工作室博士后,史文勇博士还负责网秦的战略发展方向、业务架构和运营、投资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网秦从最初的个人安全产品到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史文勇对公司战略的整体把控,在他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用户的消费升级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正如黎万强在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所说的——消费需求的时代跃迁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囿于物化属性,如今已扩展至社会属性。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只是为了简单地做什么,而是它还能带领消费者进入怎样的体验流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汽车与其说是技术的颠覆,不如说是服务模式和体验的颠覆。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这一领域,各大企业或以技术实力,或以创新能力纷纷入局。谷歌从2012年到2015年10月,车队已进行了超过200万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无论是在道路测试经验、地图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处在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则利用Android Auto车载平台意图再造汽车界的“安卓帝国”。

  特斯拉具有有生产销售汽车的经验、先行的技术积累和扎实的客户基础;Uber则具有地图数据、出行数据,以及可以和无人驾驶汽车时代无缝连接的广受欢迎的出行服务优势;苹果CEO蒂姆•库克则号称,汽车行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软件将成为未来汽车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软件也是将是苹果无人驾驶汽车项目Titan的发力方向

  1998年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 “基于SIG框架的数字城市服务系统与示范”(国家863项目)、 “网格环境下空间信息智能服务及应用示范”(国家973项目)、“数字北京与数字奥运”(北京市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出身的史文勇无论是自身企业还是投资企业,能否树立技术壁垒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

  据了解,史文勇目前已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5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专著1本,已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这样的领导基因也让网秦成为一家以技术见长的企业。正如史文勇介绍,网秦投资的凌动科技的创始人原来是从诺基亚出来的,过去有十多年的汽车电子的集成经验,整套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目前已有成功案例。而网秦此前在安全领域的优势也让智能网联汽车有了安全“外壳”。

  无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面临怎样的问题,但其发展已势不可挡。伴随人工智能的加持,在实现了车与数据中心、车与车之间、车与智能手机等外部硬件的数据交换的过程中将会为出行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