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科技 > 绿色环保 > 污染曝光 > 正文

非法电镀重金属超标 瑞安首例涉嫌环境污染案引关注(图)

发布时间:2013-09-26 16:11:11  |   来源:浙江在线  |   作者:  |   责任编辑:
近日,温州瑞安市环保局查处两起非法电镀加工点,违法排放含重金属污水,铬超标分别为60倍与百倍以上。 昨日下午,记者得到消息,当地公安机关已正式受理案件。
电镀生产线

  电镀生产线

  近日,温州瑞安市环保局查处两起非法电镀加工点,违法排放含重金属污水,铬超标分别为60倍与百倍以上。

  昨日下午,记者得到消息,当地公安机关已正式受理案件,企业负责人因涉嫌环境污染罪,将被移送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这是今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以来,瑞安市首批因涉嫌环境污染罪而被刑拘的案件。

  自新“解释”实施瑞安市共移交10起案件

  据了解,7月25日,瑞安市环保局组织环境监察大队、塘下分局、环境监测站,并联合公安治安大队,对塘下镇鲍田、海安、场桥一带非法小电镀进行夜间突击执法检查,共检查18家非法电镀加工点,其中7家在产。

  突击检查当晚,行动组对这7家非法电镀加工点采取了水样,监测数据已经省环保厅认定。

  8月5日,瑞安市环保局再次成立打击环境违法排污行动组,研究探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新机制。近期,机动组利用夜间、周末等时间共组织6次行动,进行突击检查。

  8月14日,瑞安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查处两处非法电镀加工点;9月24日夜间,当地环保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再次查处3个小电镀窝点。

  截至目前,瑞安市环保局结合现有证据,共有10个涉嫌环境刑事案件正移交公安部门查处。其中,公安机关已正式受理两起涉嫌环境污染罪案件。

  小电镀成行业整治“顽疾”

  根据浙江省“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整治一批”的行业整治要求,各地需在今年年内完成电镀行业整治工作。然而,电镀窝点却成了各地整治的“顽疾”。

  “(非法电镀)以前也查到过,在6月份出台新司法解释之前,我们只能采取断电、掏清镀液的方式。隔个一天或几天又办起来了。”

  非法电镀窝点往往凭借设备简易,厂房搭建快捷的优势“打游击战”。

  瑞安市环保局池仁富介绍:“以往执法手段比较单一,小电镀‘死灰复燃’的现象及其普遍,这也给环境执法增加了难度。”

  如今,污染环境入罪量刑门槛降低,希望通过法律利刃,起到惩前毖后的切实效果。

  原文链接:http://epmap.zjol.com.cn/system/2013/09/26/019615389.shtml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