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泗阳 > 正文

泗阳:集中居住 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14 09:25:23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张耀西 张绍巍  |   责任编辑:许蓉
“我也申请搬迁,能不能早点批准?”“老宅子我都住够了,早就想搬到居住点了。”9月1日,泗阳县庄圩乡大楼社区的一群村民,围着社区党支部书记俞兴祥要求搬迁,集中居住。

  “我也申请搬迁,能不能早点批准?”“老宅子我都住够了,早就想搬到居住点了。”9月1日,泗阳县庄圩乡大楼社区的一群村民,围着社区党支部书记俞兴祥要求搬迁,集中居住。

  农民由“要我集中居住”到“我要集中居住”的转变,得益于泗阳县对集中居住采用的大手笔。近年来,泗阳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把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民集中居住结合起来,全县2.8万户农民搬进了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究竟好在哪里,让泗阳农民如此痴迷?

  基础配套好,居住环境好,这是农民对集中居住最直观的感受。张家圩镇小史集村党支部书记史以亮介绍,去年以来,全村130多户搬迁到集中居住点居住,新增耕地200多亩。

  小史集村的集中居住点,红墙灰瓦的农家,姹紫嫣红的花草,宽阔笔直的道路,整齐划一的路灯,随风摇曳的灯笼,青翠欲滴的绿植,犹如一幅风景画,彰显了小史集村的生机与活力。小区居民王卫华笑言:“小区像欧洲,零散村庄的人都想搬到小区来住。”

  如此美丽的集中居住点,远不止小史集村一个,杨集、界湖、卜湖、郝桥、八堡等88个村都堪称集中居住的典型。泗阳县国土局局长苏学敏说,集中居住点有卫生室、有污水处理厂、有幼儿园、有健身场地、有文化舞台,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泗阳农民对集中居住的认可,除了基础配套好、居住环境好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腾退出来的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自身收入。

  在爱园镇松张口社区,副镇长卢月飞介绍,松张口社区是爱园镇集中居住示范点,目前已有300多户农民入住社区集中居住点。农民搬迁之后,社区把原来被村庄分割的农田整理连片,发展3300亩桃果,桃果每亩年收入约6000元。桃果基地除了吸纳200多人务工外,每年还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6.5万元。

  土地综合整治和集中居住,土地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六塘村雪菜、松张口社区桃果、树强村浅水藕、大楼社区瓜蒌、三岔村中草药等一批高效富民产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亩收入是过去“一麦一稻”的4到8倍。

  如果说集中居住解决了农民出行、子女上学、健康卫生、金融购物等难题,全县设立在村集中居住区的300多个“三来一加”项目,则帮助19个乡镇街道的3万多农民圆了家门口就业梦。

  史以亮说,村里用农民搬迁出来的土地种植1300亩菊花,其中金丝皇菊120亩,其余都是杭白菊,杭白菊亩收入五六千元。金丝皇菊以加工烘干销售为主,村里去年投资500万元,建设4幢厂房,上马7条加工点流水线,年加工金丝皇菊36吨,亩产干菊花约300公斤、收入近万元。菊花产业基地正常用工大约五六十人,村民不出村就有事做、有钱赚,每天可拿到60到80元的现钱。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