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正文

北京“楼水水”敲响楼盘质量警钟

发布时间:13710871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7月21日,61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京城,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场暴雨不仅检验了北京的市政配套设施,同时也考验着京城各个房地产项目的质量。

  7月21日,61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京城,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场暴雨不仅检验了北京的市政配套设施,同时也考验着京城各个房地产项目的质量。哪些楼盘的工程质量隐患在特大暴雨的考验中原形毕露?开发商、物业公司的应急反应能力如何?房子漏雨,谁应为业主的损失埋单?为何建筑渗水、漏水的顽疾难以根治?谁来监管房屋的质量问题?本报记者针对这些消费者关心的话题,追踪暴雨后的京城楼市,对楼盘质量进行了重新审视。

  7·21特大暴雨将京城不少宣扬“品质为先”的楼盘打回原形。继“楼倒倒”、“楼歪歪”之后,又出现了“楼水水”这个新词,和前两者一样,它是又一个楼市“质量门”的代名词。

  暴雨过后,许多网友通过微博、论坛自揭“家丑”,贴出了大量自家房屋漏水、被雨水浸泡的图片。他们除了诉苦之外,更多的表达出对开发商的愤怒、对楼盘质量的失望。

  知名楼盘雨后原形毕露“我差点成为北京因暴雨牺牲的又一人!!!”7月23日,一条关于“暴雨后屋顶墙皮坍塌”的微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转发。北京沿海赛洛城三期416号楼业主邰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我睡得好好的,突然间房顶的墙皮就砸了下来,我还以为是地震了。这商品房才买了4年,实在是豆腐渣工程。”

  7月25日,记者在邰先生家看到,除了屋内被掉下来的墙皮砸得一片狼藉外,掉落的墙皮四周仍然可以看到积水渗透的痕迹。在楼道里,漏水、渗水的情况十分明显,物业还在楼顶多处铺上了塑料布,由此看来,屋顶渗水的不止邰先生一家。

  “平时我不常住在这里,7月21日北京下暴雨,我想着自己住在顶层,怕会漏雨才回家看看,但是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这一次,绝不能让塑料布成为开发商的遮羞布!”邰先生对记者表示。

  据北京房山碧桂园的业主介绍,小区的地下车库整个被水淹没,导致小区停水、停电4天。该业主告诉记者:“地下车库的水位和地面一样高,物业公司只用一个水泵在象征性地抽水,估计最少要一周时间才能抽干,到时候,车库里的汽车估计都被泡坏了。现在许多业主都有家不能回,住在外面避难。”

  高档别墅的质量也难以令人信服,珠江壹千栋是北京奥北地区著名的别墅区,每栋别墅售价近千万元。有业主在社区论坛里表示:“就在这样一个高档别墅区内,此次暴雨竟有90多栋别墅被水浸泡,有的家里积水达到膝盖深。”还有的业主戏称:“阳台就像水帘洞,小区变身威尼斯,珠江壹千栋就是这样"高档"!”

  作为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万达没有经受住此次特大暴雨的考验。7月21日,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出现大面积漏雨,一些商户不得不在店内摆放脸盘用来接雨水。万达广场如此粗糙、低劣的质量被网友戏称为“漏多多”。

  楼盘设计及质量问题凸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暴雨过后,京城有20余个楼盘出现漏雨、渗水、墙皮脱落、小区被淹等现象。“尽管特大暴雨属于自然灾害,但是数量众多的楼盘雨后暴露出问题,就不能简单归结为天灾,房屋的设计及质量、物业的服务态度都是需要深刻检讨的。”北京奥雅园律师事务所董事李宝章表示。“是天灾吗?为什么附近的小区没问题,就单单自己住的小区出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楼盘的设计和质量有缺陷,物业维修也不积极。去年下雨家里已经被淹了3次,问题至今仍没解决,所以这次暴雨家里直接成了游泳池。”京城某小区的业主在微博中诉苦。

  珠江壹千栋的业主刘女士则表示,自己房子的下水道平时就存在问题,是因为开发商的排水系统设计有缺陷才导致此次自己和周围邻居家一同被淹。对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不作为”,她已经决定诉诸法律。

  专家为小区规划设计支招“要提升社区的抗涝能力,需要做到内外兼顾,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华通国际副总裁肖青从设计规划方面为小区抗涝支招。

  首先,项目在做整体规划设计时,不能“各扫门前雪”,只考虑小区内部的进出口如何与城市道路、管道交接的问题,而是要关照到项目周边的环境。

  其次,每栋建筑的标高都要安排合理,很多房子首层地面标高是适宜的,但是车库因为功能需要会比住宅的标高低很多,并且地下室的入口常与车库相连。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遇到暴雨,车库就很容易进水并且殃及地下室。

  再次,项目地面排水系统的走向设计和地下排水管网的布置都要合理,要充分考虑到小区内部的地面径流量。现在很多别墅采用下沉式庭院设计,还有的项目直接将首层设计成下沉式客厅,这样在暴雨来临时,庭院和客厅均很容易进水。

  最后,项目给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排水通道是否经常检修以保持畅通,应急措施是否到位,这些都是项目能否应对突发暴雨袭击的关键。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