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沭阳 > 正文

沭阳“师傅带+相互学+跟班练”提升纪检干部履职能力

发布时间:2018-10-19 11:10:03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王磊  |   责任编辑:许蓉
“初核阶段要树立强烈的时间意识,一旦发现有关线索,要立即提取相关证据,当场解决,不给对方任何隐匿之机。”在办理一起留置案件时,“师傅”仲勇向结对“徒弟”朱思宇讲解初核

  “初核阶段要树立强烈的时间意识,一旦发现有关线索,要立即提取相关证据,当场解决,不给对方任何隐匿之机。”在办理一起留置案件时,“师傅”仲勇向结对“徒弟”朱思宇讲解初核阶段的注意事项。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是沭阳县纪委“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个镜头。

  自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沭阳县纪委高度重视纪检干部履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针对“能人”不够多、“新人”不懂行问题,从党性教育、精准培训、搭建平台、严管厚爱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师傅带+相互学+跟班练”的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大纪检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锻造,着力解决“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提升全体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

  师傅带,“薪火相传”以老带新。实施“薪火相传”培训计划,选派一名经验丰富、具有5年以上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纪检骨干传帮带一名或多名新人进行培养,重点学习线索处置、调查取证、谈话技巧、笔录撰写、案卷整理等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同时,要求指导老师每季度指导新任职人员调查信访件(查办案件)不少于1件,全年不低于6件,一年期满后进行全面考核,对成效显著、业绩突出的老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对政治理论、业务素质提升较快的从师者授予“优秀学员”称号。去年以来已开展两期“薪火相传”活动,安排20名业务骨干传帮带40名年轻纪检干部。

  相互学,“铁杆搭档”取长补短。从促进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入手,根据年龄、业务、专业等实际情况,组建纪法融合“铁搭档”,安排20名转隶人员与纪委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通过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实现纪法全融合、双提升,推动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定期开展“青年业务沙龙”活动,每期设定一个主题,采取情景剧表演、分享读书体会、开展业务研讨、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搭建业务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平台和展示舞台,着力提高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

  跟班练,“上跟下派”拓展延伸。针对机构改革后纪检干部多、人员成份新、业务能力弱等实际情况,实施“一线锤炼工程”轮训活动,安排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新进或新提拔的纪检干部,分期分批到委机关进行跟班锻炼,学习期满后,将对跟班学习人员进行评议和考核,存入个人档案,作为锻炼、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选派政治素质过硬、有一定发展潜力、业务上有培训学习需要的年轻同志到市纪委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办案及审理等相关知识,解决“业务不精、能力不强”的问题,全面提升业务素养。今年以来,共向上级单位选派跟班人员3批9人。

  “学得怎么样?比武见分晓。下一步,将深入实施‘343’岗位练兵行动计划,即围绕种子选手、45岁以下、全员3个圈层,着力提高业务理论闭卷考试、现场命题作文、模拟审查调查案例分析、案件审理定性量纪比武竞赛‘四项大技能’和谈话、笔录、取证、剖析‘四项小技能’,采取全员大考、分类中考、突击小考等3种考核检验方式。”沭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朱浩强调说。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